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4日在京开幕,新设立的环境资源界首次亮相。这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首次增加新的界别,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环境资源界共有委员80余人,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南方日报记者采访环境资源界多位委员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
聚焦环保和生物多样性建言
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新明是环境资源界的一员,他对这一新设界别充满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下大力气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全国政协增设环境资源界,体现了我国坚持人民至上、为人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决心,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雄心,也彰显了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大国担当。”王新明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新设环境资源界,充分体现了全国政协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傅声雷说。
全国政协会议上,环境资源界的委员结合各自专业范围和调研实际,针对环境资源领域的重大问题,带来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提案,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集聚众智、汇聚众力。
作为国内较早开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的科学家之一,王新明长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话题。今年参会,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继续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声。他建议,可采用“多年滑动平均值”代替年度均值来进行空气质量考评,促使各地各部门更有定力采用长效措施,建立长期机制,推进常态化治污。
傅声雷则从自己所从事的生态地理学和土壤动物学专业出发,呼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他提出,既要保护大型动物和植物,也要关注土壤动物多样性。“土壤动物如蚯蚓、蚂蚁等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对维持和调节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因此务必要加强保护力度。”聚焦环境资源,他还联名带来“关于加快推进丹江口及上游水质安全保障的提案”和“关于尽快开展我国湖库塘圩资源环境普查与生态安全评估的提案”。
期待加快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
不久前,广东公布《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划定了“路线图”。
对于这份文件,王新明高度关注。他曾任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履职期间围绕打造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广东蓝”、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提出了许多务实建议。他很高兴看到,近年来广东聚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品质持续向好。如今,在全国政协开启新的履职道路,他说,将继续努力把科研本职工作做好,把提案打磨好,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最新研究与实践进展,更好履职尽责,不负环境资源界全国政协委员的新身份。
在工作中,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宝留意到,近几年来广东加大对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力度,一系列举措取得了亮眼成效。他曾多次到访位于广州的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对华南植物园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印象深刻。
2022年7月,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升级”而来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保护生态多样性离不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植物园、国家公园等体系的建设,广东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刘宝说。
傅声雷曾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学习和工作约20年,至今仍十分关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在他看来,广东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很好的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很好。他建议,广东要加快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以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的职能,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同时,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和管理,提升森林质量,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黄叙浩 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