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也牵动着在粤全国人大代表的心。过去一年,有包括冯毅、吴玉莲、李丽丽等在内的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进一步加大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支持力度等提出相关建议。
(资料图片)
对此,相关部委答复称,将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并研究制定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准确性高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具和建立使用标准,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筛查。
六成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群体在学习、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亟需关注。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吴玉莲、刘毅、冯玉宝、黄达昌、温艳嫦、李小兰等联名提交了《关于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的建议》。
他们建议,应该建立“家、校、社、医、政”五维联动工作体系,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如:在学校层面,要推动中小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心理健康普查,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在医疗系统层面,提高青少年心理治疗咨询服务的供给水平,并打造有公信力的心理健康调查机制,定期开展调查;在政府层面,要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等。
“你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很有针对性。”教育部等部委答复称,“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同时,教育部指导各地各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备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此外,强化对师范生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能力,加大心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育部推动中小学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指导各县级教育部门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在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教育部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指导各地各校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开展中小学心理学知识普及、个性化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等服务。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多种措施,大力培养精神卫生人才。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印发相关方案,提出 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推动各地落实青少年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措施。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区县已设有精神专科医院或在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覆盖范围正在稳步扩大。
对抑郁症等心理问题进行筛查预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汕头市金山中学校长李丽丽更关注青少年心理测评的科学性。
“心理测评可以掌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及时排除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起到重要作用。”李丽丽说,目前,国内常用的一些心理健康量表还存在内容陈旧、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因此,她提出《关于加快研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出台规范心理健康测评的操作指引的建议》,建议从国家层面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研发,加大财政投入,予以政策扶持,确保量表的科学有效性。
对此,相关部委答复称,2021年教育部印发相关文件要求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国学生成长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同时,自2019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央政法委等部门指导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相关部委将总结试点经验,配合教育部门研究制定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准确性高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具和建立使用标准,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筛查预警。此外,还要对心理测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认证,加强行业监管和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
关键词: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