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栉风沐雨,十年精彩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写下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恢宏壮丽的崭新篇章。
【资料图】
中央企业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各自的领域里担当着产业领跑者和排头兵,在不断在攻坚克难中奋力自救、在迎接挑战中锐意改革、在转型升级中裂变增长,走出了一条涅槃重生、逆势攀升、跨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2月23日-24日,中国经济网记者随国资委“走进新国企”采访团探访中冶集团雄安项目。
作为全球头部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的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凭借其在钢铁冶金领域积累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业务资质优势成功转型,成为“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先锋队、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
河北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注入科技之力,描绘未来工厂
中国二十二冶河北雄安容西1号混凝土搅拌站现场,园区干净整洁,一辆辆罐车忙忙碌碌,将混凝土送往一个个建筑工地。印象中混凝土工厂原料堆砌、满目烟尘,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早已不复存在。
据中国二十二冶雄安公司科企(数字)中心主任安华杰介绍,1号搅拌站运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5G+VR”,实现百人科创团队线上对BIM模型及图纸的异地协同设计,将物理蓝图上的每一处坐标分毫不差地精准构建,让建筑在云端预先呈现。
1号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区域。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1号搅拌站是真正绿色零排的‘无废工厂’,它采用全封闭生产、集中除尘、清洁能源、地源热泵等国内先进设备及工艺,保证固废、废气、污水真正实现绿色零排。”安华杰说。
此外,1号站还引入了无人值守、无纸化办公、可视化管理、智慧化运维等智能管控措施,赋予感知、传递、记忆、判断、决策的智慧能力,实现全标号自动配比、毫秒级高精度生产节拍控制的现代化生产方式,为“未来之城”、绿色雄安注入科技之力。
值得一提的是,1号站指挥中心里有一个“智慧大脑”。工作人员通过智慧运维系统,可以实时接收客户在手机APP里下达的订单,根据订单需求,实现对混凝土的自动匹配、生产并自动分配车辆灌装,客户可以像订外卖、查快递一样,随时查看混凝土订单信息,体验“一键式下单”带来的快捷与便利。
地下“生命线”,托举智慧新城
在雄安新区,当人们抬头欣赏美丽的天际线时,再也不会被纵横交错的管道线缆遮挡视线,因为水、电、气、暖、通讯这些市政配套设施,全部被收纳进了“地下城”。
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容东片区综合管廊物流通道入口进去,仿佛置身于地下迷宫,纵横交错又相互联通,“地下城”承载着雄安新区“地下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如何托举起这座智慧新城?中国二十冶北方公司项目经理黄骥告诉记者,项目采用倾斜摄影技术、几何BIM建模技术,创造性投入移动式塔吊调运技术,实现以中冶速度高效建设高质量地下综合管廊,对雄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成为雄安建设绿色智慧新城的重要载体。
“在地下管廊建设中,采用人工智能、AI导航、5G传输等众多智能化技术,把BIM技术运用到雄安新区建设的最前线”。中国二十冶北方公司项目经理总工程师何青义透露。
上海宝冶承建的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民生大计,来一场“双向奔赴”
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是雄安新区重大民生工程。近两年,7批次约12万群众搬进容东以及雄东、容西片区,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
“去年8月拿到新房钥匙,就赶着新春住进来了。新小区环境不错,又是精装修,质量不逊于高端商品房;配套也很完善,家门口几百米内既有超市,也有幼儿园、小学,生活非常方便。”雄东片区安置房业主刘颖满眼的幸福感。
上海宝冶承建的雄东片区A单元一标段安置房项目和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二标段,是雄东片区首批启动的安置房项目,也是新区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雄东片区A单元共4个社区,包含37个小区、200多栋安置房。上海宝冶承建的雄东片区A单元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标段位于雄东片区北部,总用地面积约6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2.1万平方米,包含88栋住宅楼、2所幼儿园、1所小学、1所高中及社区服务中心。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项目二标段位于雄安新区雄东片区B单元,总用地面积约12.52万平方米,其中安置房的建筑面积约32.02万平方米,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6万平方米,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道路长度约1772.73米。
雄东片区A单元安置房。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这12万名回迁群众,率先享受到了雄安发展带来的红利,是一场是雄安新区与回迁群众的“双向奔赴”。
发挥央企优势与央企担当,打造精品工程,正是助力雄安千年大计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
关键词: 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