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快推进。但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占比、实现生产经营智能分析的企业占比等指标明显滞后,距离实现各行业全流程智能化和网络协同仍有差距,未来中国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重心将由“深化局部环节应用”向“全面智能协同”转变。推动数字化生产装备、工业软件广泛普及应用仍将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重要课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在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报告通过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治理及数据价值化四大维度,全面考察中国四个直辖市及各地级行政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形成“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并划分出四大线级,反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及阶段特征。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水平均领跑全国。江苏地级市均入榜,全省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衡。
无锡、东莞晋升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报告显示,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增速位列世界第一,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占比实现8:2。在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数字产业化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是增量拓展的先导性力量;产业数字化提供应用场景和价值实现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两者交互迭代推动数字经济螺旋向上发展。
报告形成的“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连续多年稳居数字经济一线,综合经济实力与数字经济水平均领跑全国。成都、苏州、南京、重庆、武汉等14个城市为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其中江苏无锡、广东东莞晋升2022年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以成都为引领,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门槛差距不断缩小,实现多维全面发展、全量资源汇聚成为跃升一线的关键。浙江绍兴、江苏扬州、内蒙古呼和浩特、浙江金华、广东珠海升至数字经济二线。
2022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
从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在各省(区、市)的数量分布来看,江苏、山东、广东位居前三。从百强城市数量占省内城市总数比重来看,江苏、山东、浙江位居前三,与上一年情况相同,数字经济优势省份地位稳固。其中江苏省成为除直辖市外唯一全部地级城市入榜的省份,全省整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衡。
从区域格局看,报告显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实力稳增,成渝、长江中游城市群加速追赶,区域“五极”成员悉数登场、蓄势待发,构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弓箭型”空间格局,中部崛起时机成熟,是中国数字经济蓄力张弓、发力放弦的关键。 城市群升级路径渐明,由核心带动向一体协同。
工业软件普及应用等仍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重要课题
基于资源禀赋,抢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率先树立产业名片,再围绕名片产业打造市场和生态,提升数字经济发展站位与高度,从而获得政策支持、资源导入,实现跨越发展,成为诸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
报告显示,当前领先城市在优势赛道不断筑牢产业基础,打造自身数字经济竞争力“护城河”。伴随而来的是后发城市打造名片产业的选择空间正逐渐收窄。未来,区块链、智能网联、量子通信、元宇宙等尚有较多机会的赛道,数字贸易、数字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将成发展热点。
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快推进。报告显示,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等指标均超过60%。但智能制造就绪率、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占比、实现生产经营智能分析的企业占比等指标明显滞后。距离实现各行业全流程智能化和网络协同仍有差距,未来中国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重心将由“深化局部环节应用”向“全面智能协同”转变。
从制造业生产流程中各环节来看,研发设计、线上销售等“微笑曲线” 两端环节数字化程度更深,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相对较低,且工业软件应用程度尚浅,中间生产制造环节数字化有待进一步加深。未来,推动数字化生产装备、工业软件广泛普及应用仍将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中国制造业拉平“微笑曲线”、转型“武藏曲线”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