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妄称中国疫情失控疫苗无效 中使馆痛斥

2023-01-03 07:51:15 来源:中财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资料图)

近期,中国进一步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这本是利国利民、利于世界的好事,却引发个别法媒不怀好意的炒作,严重误导民众对华认知。这些媒体对基本事实知之甚少,双重标准、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倒是信手拈来,中国使馆愿借此机会给他们做做科普。

谬论一:中国疫情失控。有些法媒不遗余力地描绘中国“人道主义悲剧”:病例爆炸性增长、简陋的医疗系统不堪重负、中国抗疫已从“闪电战”转变为“惨败”甚至“灾难”。我们不禁想问:这些媒体去过中国吗?调研过各地情况吗?了解中国三年抗疫历程吗?事实上,中国正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症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疫苗接种普及、防控经验积累等国内实际,并在参考其他国家防疫实践的基础上,才顺应人民呼声,主动优化了防疫政策。而且这是在度过三年中疫情最困难时期后做出的调整,条件更为适合,代价只会更小。目前,中国抗疫工作重点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进程是可控的,情况也在预判之中。北京等地已最先度过疫情高峰,其他省市也做好了准备,正密切跟踪监测疫情,采取分级诊疗措施,生产生活恢复正常指日可待。至于部分民众出于预防心理囤积药品大可不必担心,中国中药产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退烧药产能世界第一,相关部门也已批准进口辉瑞等新冠治疗药物,就算有个别药品供应紧张也只会是短期的。

谬论二:中国疫苗无效。从疫情暴发之初至今,法媒就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疫苗的贬损污蔑,此番防疫政策调整似乎又给了他们一次“炒冷饭”的机会。有些媒体罔顾事实,称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仅有40%接种了三剂疫苗,而正是中国疫苗的微弱保护力造成了“感染海啸”。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疫苗完全有效,避免了数百万人丧生。中国已有涵盖多种技术路线和接种方式的十多款疫苗,累计接种超34亿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60岁以上及8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分别超85%和65%。香港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接种加强针后,灭活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重症病例有效率与信使RNA疫苗基本持平,均达到97%。《柳叶刀》子刊也承认灭活疫苗与信使RNA疫苗效力相似。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疫苗能完全预防感染,这是科学界的共识。辉瑞CEO打了4针自家产的疫苗还二次感染了新冠。对中国疫苗的无端质疑是对科学的蔑视,是病态的抹黑。

谬论三:中国关押民众三年。这纯属偷换概念和无端诽谤。中国实行的动态清零政策并非一味的封禁。在过去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人民由于这一政策将病毒挡在国门之外,可以自由地生活,出门旅游、购物、餐饮、看电影。黄金周期间旅游景点人流如织,2021年2月11日至17日中国农历春节期间观影人数达1.6亿,票房达78.2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3亿美元。2020和2021两年,中国电影票房居全球之首。而那个时候,美欧国家还大部分处于半封禁状态,饭馆不能堂食,旅游景点关闭,电影院只能限制一半人数。要说中国人民被关押了三年,那美欧国家民众这算什么?

谬论四:动态清零政策失败。在过去三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实行动态清零政策。在此期间,中国内地新冠感染数不到40万,新冠死亡数大约5235例。而同时期美国感染数超过1亿,死亡数106万。法国保守估计感染数3800万,死亡数约16万。而当12月初中国放弃动态清零政策转而采取欧美国家的放开政策后,病例数急剧上升,有人说一天几百万。那么,这到底是动态清零政策的失败,还是西方防疫政策的失败呢?

谬论五:中国疫情数据失真。有些法媒对中国疫情数据妄加评论、恶意揣测中国“隐瞒数据”,声称“官方数字和实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甚至放出“此后数月中国死亡病例将达百万”的危言。中国调整疫情防控策略后就不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这样就无法得到准确的感染数据。这在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很正常。美国政府2022年10月就宣布不再公布疫情官方数据,法国目前公布的也仅仅是报告数据,有相当一部分病例并未报告。这里的媒体为什么不指责这是隐瞒数据?至于新冠死亡病例判断标准,世界上主要有由新冠病毒引发呼吸衰竭直接导致死亡和感染后28天以内全口径死亡两种,通俗地讲,就是“因新冠死亡”和“伴新冠死亡”。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第一类标准报告死亡病例。设想,一个人出车祸死亡,恰巧在他体内检出新冠病毒,那他是算作车祸死亡,还是新冠死亡?目前中国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掌握感染情况。诚然,在疫情流行和快速传播期,很难准确判断有多少病死率,但中国疾控中心团队曾做过、也正在对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额死亡”进行分析,相关结果将及时公布。

防疫政策“换档”后不可避免会有一个适应过程,相信法国对此并不陌生,因为2022年一季度法国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选择完全放开防控措施时,也遭遇了一波“疫情海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更是考验。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度过这波疫情高峰,使社会经济、民众生产生活重新回归正常。这几天我们已看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街道上已是车水马龙,商场里已是人头攒动,地铁里摩肩接踵,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各大国际机构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而中国经济则可能腾飞。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的腾飞将能够拉动世界经济增长,避免衰退。

至于法国政府刚刚宣布将对中国游客入境采取限制措施,我们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和歧视性的。欧洲疾控中心已公开表示欧洲“没有理由”对中国游客进行强制新冠病毒筛检,并在公告中进一步指出欧洲国家的免疫和疫苗接种水平较高,在中国流行的新冠变种此前已在欧盟流行,况且与欧盟目前感染数相比,潜在自华输入病例“相当低”。法国病毒学家布鲁诺·利纳也表示,关于中国将出现新变种的恐惧纯属“幻想”,“与法国现在每天每10万居民440例感染的比例相比,每天来几十个中国人是微不足道的”,对游客进行检测的“政治意义大于科学意义”。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法媒妄称中国疫情失控疫苗无效 中使馆痛斥 昆明新能源电池产业总产值两年内将突破1000亿元
天天热讯:江西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当前报道:最新!比亚迪发布重要公告
世界报道:匈牙利着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天天时讯:绿色低碳大潮下港口与航运如何抉择
全球观天下!光伏产业链酝酿新均衡 技术红利创造新机遇 热点!铁西区:全力打造东北新能源产业基地
酱酒产业刷新“桐梓速度” 每日报道: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大养老产业 推动经济高质量升级转型
天天快资讯丨茅台三亚酒店已营业 餐厅消费可1499元喝茅台 瓶子带不走 世界观点:苏州发力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
每日焦点!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 今日热讯:汽车之家、懂车帝大涨经销商会员费 多地汽车协会联合抵制
即时看!冰墩墩“变装”兔墩墩归来 设计师揭秘雪容融为何“缺席” 动态:21%的经销商希望厂商减少压货!白酒经销商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出炉
焦点信息:日防卫省:首次确认中国这种新型无人机 外交部长秦刚大使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精彩看点:泸州452亿白酒(食品)项目签约 成品油或将迎来新年第一调加满一箱油多花9.5元
感染奥密克戎会不会导致“白肺”? 白酒经销商生存现状调研报告:酱香型渗透率为94%、浓香型为90%、清香型仅为70%
热点评!白酒经销商生存现状调研报告:87%的经销商营收不符预期,56%无法实现盈利 古井集团目标200亿,嘉士伯逾29亿打造旗舰酒厂,一酱酒元宇宙发布
XBB1.5更易侵犯消化系统?专家:网传囤药建议不完全科学 天天速讯:数秒钟可生成一幅画 人工智能妙笔生画
世界今热点:单日销售额破亿元×7!这里免税店,又火了! 每日消息!魅力冰雪季 运动正当时
北京: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可提取公积金 “揭榜挂帅”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天天新动态:首届茅粉节在三亚举行,张颐武畅谈茅台文化,曾陷“116字微博被指有12处语病”争议 解放军机跨年巡台,15架次越过所谓“海峡中线”
环球讯息:内蒙古:种牙等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 当前动态:诺氟沙星冲上热搜,药监局:未成年人禁用!
河北石家庄:冰雪魅力引来客流高峰 全球热头条丨最新!投资扎堆调研这些个股,工业机器人龙头受宠!电气设备板块也受关注
告急!美国头号毒株肆虐,美专家:或是最糟变种!感染率一周翻倍,致病性有多强?会不会二次感染? 天天头条:中国百部十亿电影 国产片占64席
天天快讯:2023年,中国电影业充满期待 环球滚动:租住保障性租赁住房可提取公积金
"00后"已入市!A股投资者账户数超2.1亿户,近四成投资者纵身股海超10年 当前热讯:今年国内能源施工煤炭兜底、风光发电高增速、推进特高压
【全球新要闻】XBB来袭?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突然爆火,医生提示:用药须谨慎 多地调整烟花爆竹燃放政策!
东航全球首架C919国产大飞机新年首飞 今日观点!抗原试剂在甩卖了,“亏本处理,现货秒发”
刚刚,房地产巨头2022年销售榜单来了! “阳康”冲向三亚:飞机上坐满了人,酒店房间几乎售罄
当前资讯!2023春节档已有4部电影!2022年300亿票房,8成靠国产… 快看:国六B汽油切换正式落地 车市影响如何?
世界百事通!2022年全国电影票房300.67亿元!梁朝伟、王一博主演,又一部电影入局春节档 环球百事通!从一房难求到降价甩卖,美国楼市“寒潮”来临?
当前速读:2022年,中国消费者的钱花哪里了?它们火爆出圈→ 全球百事通!新年第一天,蒙脱石散被抢断货,发生了啥?医生这样建议……
环球速读:马斯克“疯狂削减成本”后,推特员工被曝“自带卫生纸”上班 世界微动态丨马斯克成史上首位身家缩水2000亿美元的人
视焦点讯!元旦档总票房突破3亿,《阿凡达:水之道》票房破10亿 天天简讯:超20万亿大市场!涉及近3亿人
排队2小时、花100元烤橘子!围炉煮茶,怎么就火了? 中泰策略:“否极泰来” 2023年A股市场指数具备“走牛”基础
元旦档票房突破3亿!跨年你看电影了吗? 瞄准大学生,11个月催收1.5亿,致3人自杀!“套路贷”惊人内幕曝光,员工催收未达3000元不得吃饭
2023元旦档总票房突破3亿元 全球热门:这些声音,你熟悉吗|红杉汇视频号新年巨献
积极布局长三角!参与设立长三角二期基金,聚焦三大优势产业,中国太保拟认缴6亿 视焦点讯!2022年机构调研图谱:72家公司接待机构过千,迈瑞医疗热度“断层领先”
环球今日讯!公积金租房提取,无合同或未备案的继续执行每人每月900元的限额标准 全球要闻:东方电子董事长杨恒坤:推动数字化变革 实现高质量发展
环球视点!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3展望 世界微资讯!下周早高峰最好提前半小时出门 目前暂不恢复尾号限行
每日视讯:百岁老人感染新冠13天后康复 鄂尔多斯:仅1.75%无症状-更新中 最新快讯!格力电器:将继续坚定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之路
全球百事通!彻夜难眠总出汗 平肝调脾巧“补冬” 每日消息!粤高速总里程达11211公里 2022年广东铁公水建设投资将突破3000亿元
世界新动态:元旦假期 北京各商圈人流逐步回升 节日氛围浓厚 天天速读:中国人寿首笔商业养老金业务在京落地
中国战机挂弹“危险拦截”美军机?南部战区:美机蓄意改变飞行姿态、危险抵近我机 前沿热点:寒冬进补 广东省名中医推荐这三个药膳方
全球即时:东航全球首架C919客机新年首飞 每日快播:阳康如何饮食 补充维生素A可增强抗感染能力
焦点要闻:美国石油公司近4年来首次从委内瑞拉进口原油 环球最新:“数造新实体”案例调研:数据进超市,海岛更善治
经济日报:文化市场快速回暖升温 简讯:普通外科口罩无法防止奥密克戎传染?低风险环境下无需佩戴N95口罩
【播资讯】北京基本医保医用材料报销标准调整 自1月1日起正式执行 世界即时看!公摊面积内卫生间“消失”业主起诉房地产公司获赔偿
【环球热闻】12月制造业PMI为47% 民生相关行业PMI继续扩张 天天观察:今起实名制儿童火车票将按照年龄购买
行业发展进入“深水区” 房企打响“保交付”攻坚战 “拥硅为王”时代结束 光伏进入新一轮市场周期
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体下滑 130家房企业绩过百亿 环球关注:北京2022年第五轮集中供地挂牌6宗宅地 起始总价122.52亿元
天天视讯!我国最大油气田年产油气突破6500万吨 每日资讯:又一券商史上超大规模融资来了!华泰证券拟配股融资不超280亿元
马斯克“疯狂削减成本”后,推特员工被曝“自带卫生纸”上班 世界观焦点:量子之歌宣布赴美上市,旗下财商教育业务或触及金融营销“红线”
环球微资讯!一网民连咳三天咳断肋骨?苏州通报 【环球新要闻】吃播头部IP“浪胃仙”终审判决归还原公司 浪胃仙:暂未考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