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杨秀峰)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稳定供应能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手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证冷链不断链,智能化数字化是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敏(受访者供图)
我国幅员辽阔,各类农产品种类多样,产量巨大。但由于目前各地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不均衡,导致冷链物流过程中距离长、环节多,且冷藏车和冷库较少,致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较大。李敏代表表示,近年来,不少地方新建了冷库,配备了冷链车,但相互间没能实现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因此建议加快建设智慧冷链体系,为农产品流通提质增效,助力节粮减损。
李敏代表介绍到,众所周知,冷链行业对产品的可靠性、通讯的稳定性、平台的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客户在意价格,更在意产品的可靠性。建立真正的全冷链多源感知、不断链的冷链物联网系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何将链条串起来,如何保证每个节点都不断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李敏代表说。她认为,核心问题是现有冷链设备信息化支撑力度偏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冷链市场需求。
为此,李敏代表建议,加快现代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冷链物流运输能力;对现有冷库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构建“智慧冷链”体系。并依托智能终端温湿度监控设备,构建全冷链信息化监管平台,打破单个冷链系统的数据“孤岛”,将冷库、冷链车、冷链物流系统等各环节大数据及时准确上传到云平台,实现冷链产品流通数据的全流程追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