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郭文培) 保障基本民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的工作重点之一。在医疗保障方面,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资料图)
今年两会,围绕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筑牢“健康基石”等话题,不少医药卫生界代表委员分享了他们的调研与建议。
激发基层医生自驱力,培养专业“守门人”
“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的部署,体现出施政思路的转变。除兜底线、促公平外,也更加注重质的提升。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有利于进一步减轻群众医疗负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织牢群众身边的‘守护网’。”谈及基层医疗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表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基层医疗建设的关键。其中,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尤其是全科医生的培养。
李燕代表建议,要持续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壮大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助力实现首诊在基层。此外,全面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工作,激发全科医生自驱力,引导在岗医生“终身学习”,培养合格的健康“守门人”,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司富春也表示,要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提升村医人员专业化水平。一方面,制定医科高校学生到基层的培养计划,鼓励医科高校和乡镇医院建立帮扶制度。另一方面,放宽乡村医生救治服务年限,服务期满可自由流动;同时,采取灵活组织的措施,鼓励县域内乡村医生自由流动。
以信息化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如何整体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尤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认为解决之道在于联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霍勇表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要做好三个“联动”。一是人的联动。在团队方面,实现从健康管理师到全科医师再到专科医师的联动。二是平台要联动。通过注册系统、管理体系等,实现基层信息共享。三是手段要联动,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则从中医药角度进行建言。耿福能提出,在基层卫生机构,可以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建立中医药健康大数据。通过聚集分散资源,强化县中医院与各乡镇卫生院间的联系,推动数据资源共享,提高大数据在中医药行业的应用程度。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智慧中医药疾病预防和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提供中医特色防治服务。
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辐射疏解
如今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续提高,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目前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发展尚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尚不平衡。针对优化资源配置,不少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司富春代表指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其一,加强以城带乡,引导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辐射疏解。其二,扩展医疗救助制度分类化保障,对低保人群、边缘人群和因病返贫高风险人群实行差异化救助政策,引导社会慈善机构、商业医疗保险等力量,聚焦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新需求。其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医保支持政策,将更多可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布局的关键一环。”在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看来,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建立包括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或乡镇医院的三级诊疗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分工合作,可以提高区域医疗水平,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让百姓有“医”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