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温梦华
互联网流量焦虑之下,2分钟一集的短剧正成为视频平台的“流量新贵”。
“今年短剧行业的确有爆发的感觉,很多人都在问剧本怎么写,赚不赚钱,短剧变成了一个特别热的话题。”多位平台、片方从业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数据显示,2021年在广电总局规划备案的微短剧数量仅有398部,而在2022年,仅上半年就增长到了2800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先行者们早已尝到流量和商业带来的第一波红利。今年,《长公主在上》《胡同儿》《再婚》收获数以亿计的播放量,追剧党们的“上头”正在为这些“小破剧”换来真金白银。在多位行业者看来,从2020年拓荒到今年井喷式增长,短短两年,短剧已告别野蛮生长,正在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当下,快手和抖音之外,百度、芒果TV、优爱腾、小米等纷纷加码布局,搅动剧集市场。12月11日,在“2022第三届金剧奖”现场,快手短剧负责人于轲表示,为助力更多优质短剧内容生产和变现,快手将拿出千万现金、亿级流量,扶持优秀人才。
“拿‘最佳剪辑’奖也是没想到,一直觉得自己的剪辑就是没技巧,纯凭感觉。”12月12日,凭借短剧《长公主在上》获得5项“金剧奖”的导演知竹在朋友圈感叹。今年春天,这部由一个人带着一只非专业团队创作的古风短剧成为3亿+爆款。
相比几十分钟一集、动辄几十集的古装剧,时长短、爽点多、CP感强、节奏快的“爽感”短剧,正在悄然攻占年轻人的碎片时间。
以快手为例,过去一年,快手“星芒短剧”一共产生了500亿播放量,破亿俱乐部、亿级俱乐部又迎来100个项目的加入,爆款短剧数量相比上年增长近40%,吸引越来越多年轻女性用户养成追剧习惯,快手短剧日活用户超过2.6亿。
“短剧将短视频的碎片化、直白化、快捷化的特点,与影视剧的故事性、连续性等相融合,高度契合当下用户对消费内容多元化、移动化的需求。”于轲表示,短剧是真正TOC的业务,不是TOB,这就要求创作者要第一时间理解用户的需求,才能吸引用户看下去。
从长视频制作转向短剧的十二升肖制片人陆添,最开始做微短剧是因为传统影视资金回流慢、成本高。“短剧投资金额少,成本回流快,为未来的商业化变现铺平了道路,使制作方不再被动。”陆添表示。
快,是短剧区别于长剧最明显的特点。陆添介绍,短剧平均剧本创作周期为40个工作日,平均制作一部短剧的时间为6~7天,后期上线时间为14天,上线第二个月就可以看到分账,解决了小影视公司的痛点。
在于轲看来,短剧正在让内容变现变得更容易。“2022年快手短剧有电商收入的人数增加了35%,100w作者视频GMV年同比增加143%。”于轲举例称,唯品会植入剧集潜在人群的有效触达为5.3亿;主演《这个男主有点冷》《如花如荼》等短剧的快手达人“一只璐”自开启直播带货后,GMV前后增长千倍。
站在风口上,以小博大的短剧轻易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目光。
今年以来,长中短视频平台、影视公司、互联网大厂等纷纷扎堆微短剧。腾讯视频发布业内首个微短剧品牌十分剧场;百度旗下七猫推出“七猫微短剧”等短剧业务;小米试水短剧产品“多滑短剧”;芒果TV大芒计划也推出#大芒短剧V我50#话题活动等。
数据显示,2021~2022年上半年,共有1263家影视制作公司曾拿过微短剧发行许可。让年轻人“上头”、资本扎堆的短剧,真的迎来“黄金时代”了吗?
“很多人问我看不看好短剧未来,我当然是看好的,有更多人让短剧蓬勃起来当然是好事,但我认为也要冷静,任何一种创作形式,都是行内人赚行外人的钱,如何让自己变成行内人并赚到钱,要认识规则。”冬漫社创始人汤明明表示。作为短剧头部公司,冬漫社聚焦30+成熟女性短剧赛道,其今年推出的短剧《再婚》播放量超10亿。
汤明明认为,当下短剧的环境并不像前几年的网络大电影,为了创造出新鲜的东西,平台愿意贴钱。“这几年各个平台都在降本增效,更想要性价比高的内容,整个影视圈S级剧变少了,AB级剧消失了,很多从业者没有了机会,于是大家都说短剧好像很好,都冲进来。”
“都说水涨船高,但我并不认同,制作费用升高了内容水平就升高了?二者不是正相关的,故事才是短剧创作以小搏大的关键。”汤明明坦言,在没有能力可以并行做多个且保证品质时,不会盲目地扩大产能。
内容快、制作快、变现快让短剧迅速“被看见”,但当众多掘金者涌入,短剧也难逃内容同质化、单一化问题,尤其是古装、悬疑、穿越类等题材非常多。于轲坦言,过去一年,平台也在尝试拓宽题材,除以往火爆的甜宠内容外,也逐渐出现了《胡同儿》《仁心》《再婚》等关注社会、家庭话题的内容。
“短剧备案数量暴增背后,60%~70%的人不是冲着内容去,更多是冲着ROI(投资回报率),冲着理财逻辑。”于轲强调,短剧是一个卷故事而不卷制作的赛道。大家要冷静克制,不要觉得财力能解决任何问题,“短剧不是这么玩的”。
关键词: 一部剧两分钟,涨粉百万 短剧淘金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