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下称“金沙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首个白酒产区纪录片《走进金沙产区》上线。在上集节目中,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暨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罗权从历史角度讲述了赤水河的酱酒起源。
罗权是贵州惠水人,作为历史地理方面的专家,他对赤水河流域白酒发展历史的研究也颇为深入。
据他介绍,赤水河流域白酒的发展,与“川盐入黔”这一历史背景有关,赤水河上游——金沙产区之所以盛产高质量酱香酒的密码,离不开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
(资料图)
“川盐入黔”: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赤水河流域白酒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是在清代以后,是伴随着清代赤水河盐运的发展而兴起的。
罗权在片中讲到,贵州在历史上是不产盐的,需要从四川的自贡、荣县、犍为一带运输至贵州,其运销路线主要有四大口岸,其中仁岸是运输量较大的一个口岸。仁岸路线由四川合江出发,溯赤水河而上,其中一路至金沙,再运销黔西北,或南下安顺等地。
在过去,赤水河的航运并不算发达,很多大船从泸州合江出发,到达贵州境内时,因为险滩较多,遇到险滩只能先搬到岸上来存放,再换船运输。随着时间的推移,岸边因船只的停靠修整、盐巴的转运和集散而兴旺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批因盐而兴的集市。
在岸边停留驻足的行人当中,又有一批富足的盐商,他们对酒的品质追求比平常人更高,因此促使了赤水河沿岸的酒厂不断提升酒的品质,以吸引和满足他们的需求。
清代金沙尚未设县,是一个名为打鼓新场的商业市镇,它一度是赤水河流域乃至贵州北部最为繁庶的市镇,民间有“一打鼓,二永兴,三茅台,四鸭溪”之说。金沙产区的酿酒源头——源村也在赤水河流域的商业网络之中,繁荣的商贸为源村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酱香酒的快速发展,赤水河两岸的酒厂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
金沙产区:好山,好水,出好酒
贵州是世界酱酒生产核心产区,赤水河更被誉为酱酒的“母亲河”。赤水河何以成为“美酒河”?赤水河上游金沙产区又享有哪些先天优势?
在节目里,罗权也从地理学角度解析了这一问题。首先从地形上来看,金沙产区位于贵州西北部,属于乌蒙山和于乌蒙山脉和娄山山脉的一个交接处,因此地形上山比较多。
多山的环境造成山顶山脚的起伏较大,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环境。加之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较为充沛,环境温暖湿润,是天生适合微生物群繁衍的绝佳之地。气候的多样性催生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微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对酿酒来说,就是得天独厚的好环境。
从地理位置来看,金沙产区属于赤水河上游居中的位置,与赤水河上游源头的地区相比,金沙的地形要更为平稳一些,河水径流量也达到了一个比较适中的范围,这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
罗权还谈到,与中下游酒厂密集度相比,位于赤水河上游的金沙产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酒业单元,生态优势更加集中。此外,上游的水质更好,水里和土里所含矿物质也较为丰富,这对酿造美酒来说也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绿色的追求也更加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罗权表表示,白酒的价格一直在提升,这是产业优胜劣汰的表现之一,为了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酒厂需要生产更高品质的产品。金沙产区有金沙酒业为代表,也产出了贵州摘要酒这样的高端、高品质酱酒,金沙产区正在释放其独特魅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