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作 者丨季媛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 辑丨朱萍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被称为全球“头号癌症杀手”,近20年,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9.7%,远低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其它肿瘤。现有研究数据证明,如果在早期发现肺癌,其5年生存率可接近60%,而晚期,仅有5%~6% 。同时<1cm的“早早期”肺癌,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92%。
目前,肺癌已经成为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5年生存率,是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和努力方向。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筛查和早诊早治是肺癌防控的有效途径之一。筛查是在人群中,运用快速、简便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方法,针对常见癌症进行身体检查,通过检查让受检者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从而对癌症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宁波市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宁波市海曙区呼吸防办副主任徐宁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癌症防治的宣传力度,比如国内的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癌症日等,这些宣传,对于提升广大居民的筛查意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宁波市海曙区呼吸防办也在加强肺癌筛查,在辖区内开展肺癌免费早筛惠民工程,希望更好推进肺癌早筛,促进肿瘤防治关口前移,推动将肺癌等疾病逐渐转变为对更多患者“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减少因疾病进展造成的患者负担。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的宣传材料以纸质的宣传小册子为主,进行癌症防治的宣传,从而提升群众的筛查意识,并且正确认识癌症。除了面向群众的宣传推广工作之外,在基层的医生群体中,我们也会依托癌症筛查项目,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充分调动医生群体在筛查活动中的积极性,也能进一步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的肺癌诊断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确保肺癌筛查的质量和效果。”徐宁说。
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
目前,我国肺癌患者一般是中晚期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才来就诊,也有部分可能因为胸腔积液导致的气促、喘息,或者因为脑转移所致的头痛,或者骨转移所致的骨痛,才前来就诊。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肺癌早期往往无症状,部分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典型,致使确诊和治疗不及时,乃至丧失最佳的治疗机会。
根据《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其临床诊断发现的早晚密切相关,肺癌5年生存率随着诊断分期的升高而降低,Ⅰ期5年生存率为55.5%,而Ⅳ期仅为5.3%,相差10.5倍。
徐宁指出,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或特征性的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导致患者预后不佳。低剂量螺旋CT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肺癌筛查方法,建议有肺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低剂量CT检查。当然,如果有长期频繁的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或者是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都建议到医院尽快就诊。此外,部分肺癌在早期就会出现副癌综合征,如杵状指、骨关节痛、低钠血症、高钙血症等,注意这些症状也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
为了使得更多患者实现肺癌的早期确诊,不少国家已经开始渐渐正视筛查。国家在肿瘤领域提倡三级防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病因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在肺癌早筛层面,如何提高低剂量螺旋CT筛查的可及性,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患者疾病全周期的总体治疗费用,减轻国家疾病负担是政府积极探索的方向之一。
徐宁介绍,在筛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目前在全球发表的肺癌筛查指南或共识中,都推荐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作为筛查手段。LDCT 能明显增加肺癌(尤其是Ⅰ期肺癌)的检出率,同时降低肺癌相关的死亡率。对于CT提示有肺结节等异常征象的患者,都建议到医院就诊,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特征做出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
“有可能是手术,也有可能是治疗后复查,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根据我国权威的肺癌筛查指南提出,如果是在50-74岁之间,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都应该作为肺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徐宁称,重点人群主要分为5类:一是,吸烟者。吸烟包年数不少于 30 包年,包括曾经吸烟不少于 30 包年,但戒烟不足 15 年;(注:包年=每日吸烟包数×吸烟年数,如每天吸烟3包,吸烟10年,或者每天吸烟1包,吸烟30年,这都是30包年);二是,被动吸烟者。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超过 20 年;三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四是,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灰)至少 1 年(如石棉厂/水泥厂/草席厂/采石厂等);五是,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的人群(注: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基于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发力并落实肺癌筛查。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肺癌免费早筛是宁波市海曙区早筛惠民工程的重点项目。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计划为期5年,预计覆盖全区100万人口。全区依托社区医生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等方式,以村(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重点人群开展肺部CT筛查。
如何破解肺癌筛查难?
肺癌早筛惠民工程在基层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刘韬(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经,他们的筛查项目进入福建宁德市古田县后,虽然从1000多个人中筛出来了几十多例高危肺结节患者,但最后真正来复查的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医生坚持打了很久的电话,这些人也不愿意过来复查确诊。”
刚开始在河南新野进行筛查时,刘韬发现,尽管团队卖力吆喝,但很多人不愿意来参加免费的筛查。“每次都需要医院、政府、媒体三番两次的宣传呼吁,发传单,才会陆陆续续有人来。”刘韬说,就算有时候哪怕是专家亲口做宣传,也很难成功。
刘韬听说,某专门做肺结节诊断的郑州中心医院副院长曾在医院门口遇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眼看着司机抽烟非常凶,满车的烟味,他便亲自去对司机做宣传:医院有个免费的肺癌筛查项目,问他要不来查查?谁知,司机理都没理他。副院长无奈之下,拍着胸脯跟司机保证说,自己就是这里的医生,不收钱。然而,尽管如此,司机依然不信。
所以,提升患者的筛查意识极为关键。不仅如此,如何提升效率,也成为各地基层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过去,肺癌早筛多通过线下诊疗路径执行,需依赖大量医务工作者手动输入信息并进行患者引导,工作量大,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
路特康医疗科技CEO谢哲明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迄今为止,高济医疗携路特康助力宁波海曙区完成肺癌免费早筛惠民工程项目,一共收到的问卷有50682人,其中筛选出高危10011人;CT检查6026人,检出肺结节3378人,早期肺癌18人。但是,在肺癌早筛惠民早筛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难点。比如,问卷评估和CT预约两个步骤,多以人工+纸质填写表格的方式进行,居民和医生需要重复核对信息,工作量大,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和时间。”谢哲明称,为此,在本次肺癌筛查活动中,路特康在线下筛查的路径基础上,开展了信息化系统的定制化开发,为早筛项目提供电子化问卷与全区CT预约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和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了整个早筛项目的快捷性与准确性。当然,系统的开发只是一部分,它的作用也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线下筛查活动的进行。后续会结合各区域在筛查活动中遇到的不同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肺癌的基层防治、院内个性化诊疗乃至院外康复,需要政、企、学、研、医、投多方协作。高济医疗首席执行官李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我们愿意探寻与各级医疗机构、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深耕肺癌等专病领域,推动医共体、医联体建设,以完善的全产业闭环设计、数字化体系与专业团队服务能力,助力基层医疗服。同时,将积极探索社区疾病管理,助力“最后一公里”和“15分钟健康生活圈”真正落地。
在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实上,谢哲明介绍,首先,可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定制化开发,为早筛项目提供高效的电子化问卷和CT预约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和优化配置;其次,通过对社区医生的交流培训,协助基层医疗人员提升肺癌早筛意识和早诊能力;再者,通过优化线下诊疗路径,快捷有效地帮助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院外转诊。
此外,数字化渠道赋能更为精细、个体化的全病程管理,能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医疗需求;也优化了发展不平衡的线下路径,提升了线下基层医疗机构针对肿瘤的早筛意识,弥合城乡及区域间医疗资源和诊疗能力的差异,支持肿瘤早筛早诊等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发展,提高了肺部CT筛查的可及性。
“在此情况下,可以更便于精准筛选患者。针对筛查结果,需要将个体化的治疗会交给专业的临床医生,对于有需要的患者,我们也可以提供院外的管理随访等服务。”谢哲明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