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丨“疫”骑绝尘:疯涨的连翘

2023-01-17 21:38:42 来源:新浪财经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丨21新健康(Healthnews21)原创作品

作者/唐唯珂 实习生 杨斯琪

编辑/徐旭 朱萍


(资料图片)

在经历了一轮轮抢购潮之后,中药材价格仍旧坚挺。

近日,广东普宁的某中药材商贩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周部分药材例如连翘原材料翻了五倍,单价能去到400元/公斤。“金银花、连翘等仍旧是抢手货”。

“供货商涨我们也只能跟着涨,抢购高峰期时每天好几个价,晚上都不得消停。”一位中药馆负责人无奈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开始没涨多少时在厂家劝说下勉强拿了几斤党参,后面再想拿货时不仅没货而且市场价格还在上涨。

据中药材天地网调查统计,2022年12月在抗疫相关大宗中药材品种的带动下,整体指数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薄荷、连翘、金银花等品种上涨幅度高达数倍,带动其他品种呈现出全面上扬的态势。其中,综合200指数的200个构成品种中,有50个品规价格环比出现上涨。

中药材价格上涨的离不开市场对中医药大量的需求。随着各地陆续进入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不仅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抢购一空,各种防疫药方、防疫中药包更是令人“眼花缭乱”。同时,用中医药进行“阳康”后的修复也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居住在广东某县城的晓晨(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去年12月下旬开始她所居住县城感染人数增多,药店里的中药材开始脱销,平时调理身体的药也不能买齐。此外,她表示最近医院中医门诊人数也开始增多,“很多都是感染后感觉身体系统紊乱来找医生调理的。”

中药材原料翻倍暴涨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透露,近两个月,医院开出的中药处方可能是平时的20倍,超10万人次寻求中医药帮助防治。中药饮片中,有大家熟知的小柴胡汤、桑菊饮、止嗽散等等。其次,一些清肺祛湿、健脾药物如五指毛桃(南芪)等药物的用量也有上升趋势。

用药需求的增加也顺势推高了中药材原料价格的攀升。就在一个月之前,即有业内人士表示,原料一天一个价,而且很多原料价格已经翻倍。

安徽某中药材采购加工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涉疫中药材均有所上涨。清热解毒类如金银花、连翘、黄连等核心治疗品种最先开始上涨。紧随其后的石膏等退热品种、退止咳化痰类如杏仁均有所上涨且涨幅较大。

根据第三方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从12月11日到24日,两周时间内,中药材价格指数上涨119.15点,涨幅7%,短期上涨速率是2020年武汉疫情后开市时的3倍(当时两周上升约33点)。 

单个品种上涨幅度更甚,目前马鞭草涨幅一骑绝尘。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市场马鞭草价格指数从11月的1208.35上升至12月的3528.6,环比上升192.02%。截至1月17日,统货售价从4.5元至5元上升到45元至50元。据了解,马鞭草对于新冠病毒引起的肺部损伤有修复作用,特别是小气道的损伤。

随后部分涨价品种行情出现回调,价格稍有下降,但未回到以往水平。

以大热的连翘(河南 青水煮)、金银花(河北 统货)为例,近一个月内,两者价格分别由262.5元、230元下降至231.25元、200元。而2022年11月,上述两种药材价格在120元和136左右浮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药材天地网官网获悉 ,随着春节的临近,各大药市也陆续进入休市阶段,亳州市场、安国市场、玉林市场分别于1月13日、12日、16日休市。中药材的采购、流通会有所放缓,行情将会相对处于一个平稳阶段,未来对于那些供大于求的品种,如板蓝根、广藿香等随着交易人气下降,行情或会逐步回落,但对于库存薄弱的品种,如连翘、防风等虽短期行情震荡,但长期行情可能依旧会坚挺。随着后期疫情对人身体影响相关症状的变化,以及群众通过中药对身体调理的需求,部分止咳等中药材后期行情可能会持续坚挺。

销售端跟随涨价?

上游原料中药材价格也反映至终端销售上。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反映称,往常在线上购买的中药配方中的中药材涨价均两倍起步;晓晨也表示,前几天在一家药店抓的药整体价格比去年11月份时在医院开的贵了二十多元。

此外,前述中药馆负责人表示由于工厂人员大范围感染,供应进一步吃紧, “厂家连开发票的人都没有,更别说发货了。”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医院药房、连锁药店中药材价格均无较大变动。广东地区某连锁药店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近期虽然需求较大,但是在价格方面没有改变;某医院中药房负责人则表示价格变动一般需由医保统一调整。

“目前来看,大多数市场涉疫类中药材供给总体存量充足,市场需求大,价格上涨是正常现象。”前述中药材采购加工商表示,由于各地市场监督和价格管理方早已加强市场布控,商家也不会出现乱涨价的现象。

对于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药品是否因此涨价的问题,此前,华润三九在接受调研时表示,配方颗粒业务原材料近期价格上涨较快,但公司目前有一定的原材料库存。白云山方面也表示会提高议价能力,有效保障中药材质量及供应并控制生产成本。

不过,若原材料持续全面上涨,药品价格也将提高。据央视财经报道,多家药品经销商称目前不少品牌安宫牛黄丸已经收到了来自厂家、供货商的价格上调通知,原因都是中药材原材料价格上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成药原材料成本占比约为3到4成,而以安宫牛黄丸为例,其11种成分中药材价格在2021年全部出现上涨,涨幅在20%到50%之间。

价格“不可控”

事实上,近几年中药材上游原料价格总体呈上行趋势。

东吴证券表示,2020以来,由于疫情影响正常生产活动,2021年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叠加中药材本身的价格周期,我国中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中药材价格指数中,综合200、家种100、野生99迅速上升,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8日三种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0%、21%、24%;从中药材天地共公布数据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25日期间,安国市场726种中药原材料中,398种价格均有所上涨,占比达54.8%。

不同于化药原料药一样可以短期大幅度扩产,中药材的种植更加依赖产地天气因素和市场变化,因此一旦供应吃紧,价格便会攀升。

连翘价格近年受上述两个因素影响明显。除近期造成的用药需求之外,受天气因素影响,连翘价格近三年持续上涨。最近3年,受“倒春寒”影响,连翘每年都惨遭减产,连着减产让连翘的价格不断上涨。生意社负责中药行业人士介绍称,连翘价格从2021年就开始涨,2020年时每公斤40至50元,到2021年上半年涨到110元到120元,2022年上半年价格也有一定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药材市场“小而散”的特点,价格浮动也比较频繁,甚至出现“哄抬价格”的情况。

据了解,我国中药材供应商多以农户种植为主,且在产地和药材市场的购销环节上,个体商户及中小企业是专业市场的经营主体。近年来,随着制药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中药制药企业涉足中药材种植以保供稳价,如白云山、以岭药业。

不过即使以岭药业在河北涉县拥有10万亩连翘等中药基地,但其相关人士表示,“收入规模摆在这,大部分原料还是要外购。”

此外,农户对市场供需信息缺少了解、借机囤积炒作,也将造成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

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创始人贾海彬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中药材作为农副产品,属于边角经济,盲目生产非常明显,少了成宝,多了成草。到了中间环节,因为产销对接加快之后,部分传统药材市场经营者和企业开始把囤货待涨当作一种盈利手段。人为囤积造成市场阶段性短缺,价格上行。

关键词: 新冠肺炎

责任编辑:ERM523

精彩推送

热文:2023年开年乡村产业振兴观察之“产”字篇 调查丨“疫”骑绝尘:疯涨的连翘
全球快播:华侨城A:去年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同比下降33% 焦点热议:腾讯退租,朗科遭殃?
世界短讯!仁怀市“高粱+蔬菜”兴产业促增收 快资讯丨盘点新能源汽车的“灵异事件”,都是咋回事?
最新资讯:深圳拟推共有产权房 售价约为土地出让时市场价的50% 速讯:住建部强调“抓两头、带中间”防范化解房企风险
环球快资讯:腾讯欲提前退租、朗科科技或损失超3000万元租金收入,工作人员:还未最终确定 泸州老窖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49.31%,高管隔三差五减持没完了?公司回应来了
环球时讯: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 全球速读:新冠药提交上市申请股价却大跌,先声药业:目前处于产能储备状态
环球热讯:努力“赚钱”的知乎:一边模仿阅文,一边想当新东方 环球快播:大厂人的新年目标:摆脱“狗屁工作”
信息:油价迎2023年首跌 春节前后驾车出行将更便宜 【天天新视野】2022年全国共审批12.3万个项目环评文件 涉及投资约23.3万亿元
荣盛石化被罚!董事长李水荣、总经理项炯炯等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每日焦点!一汽红旗不兑现置换补贴,车主质疑厂家和4S店“踢皮球”
微资讯!王健林将万达酒店发展65.04%股权抵押给淡马锡进行融资 全球视讯!步步高易主国资,供应商:还钱!
环球看点!油价迎2023年首跌 春节前后驾车出行将更便宜 我国碳监测评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城市层面从无到有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网络
安顺农贸城:节前货源充足市场供销两旺 世界即时:滴滴回归,没有掌声
王健林将万达酒店发展65.04%股权抵押给淡马锡进行融资 环球新资讯:在500余处文化资源中找灵感 北京西城推出“西城礼物”
每日观察!外界预计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外交部回应 全球热头条丨天津意风区投影秀攻略2023
环球头条:今晚调油价,春节出行加满一箱油将少花八元 天天微头条丨“菜园子”保供春节餐桌——湖南涟源蔬菜小镇走访见闻
微资讯!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扩容 增额终身寿再被“点名” 环球今亮点!和网易的谈判彻底失败,暴雪将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
全球新动态:河南省人大代表胡业勇: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环球热门:建议加强公立医院建设 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视点!广东拟出新规 单颗植牙医疗服务费不超4500元 跨界元宇宙搞营销?江小白刚喊出百亿新名酒目标,就因“买白酒送人参”翻车
【环球速看料】泸州老窖刘淼:科技赋能,推动构建白酒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资讯:过年聚餐、零食多 “糖友”稳糖这样吃
全球焦点!中汽协: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广州地铁将推动形成大湾区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微动态丨正和生态张熠君: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者和传播者_科学中国 全球短讯!借5万赚到1665亿,被带走的前首富李河君,再也不能坐私人飞机回村发红包了!
光伏设备助沙漠水稻茁壮成长 每日热点:油价今晚迎来新年首降,零售价格基本回归2022年底水平
暴雪网易彻底谈崩:事发IP控制权之争,暴雪反对网之易裁员 焦点关注:“少子老龄化”--人口基本面
暴雪中国:上周与网易的顺延谈判失败 将不得不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 天天快看点丨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减少近5万亿元,重回2017年水平
目标“年酒”市场?衡水老白干冠名2023河北新春晚会,总经理赵旭东参与录制 张庭TST公司因劳动纠纷被起诉
全球焦点!南阳投资集团回应“邀请浏阳公司沟通烟花晚会”:属实,全力推进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
全球热推荐:抗原试剂坐上过山车,有企业订货量从5000万降至50万,销售不敢奢望年终奖 播报:汇丰:出生率坍塌 全球人口将在2040年代末触顶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世界视讯!国家统计局:2022年生产原煤45亿吨,同比增长9%
全球头条:202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每日播报!2022年下游需求高速增长 汽车零部件板块10家上市公司年报预喜
吉林冰雪经济热 各地齐发力 今日pd990钯金回收价格查询(2023年01月17日)
深圳:1月8日起至3月31日新冠感染住院费用全额保障 环球快播:促开采、增储备……各地多措并举力保群众温暖过冬过年
国家统计局:2022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5.7% 当前速看: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旅游市场回暖复苏 “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孩”系误读!学者最新回应
“互联网+”政务为民为企办实事 天天关注:新优活因涉嫌传销被冻结7000万元 曾因“挂靠”直销企业引关注
世界热议:三亚旅游“平替”大涨价!400元房费变2000… 新的穷游城市被翻出 北京如何促消费?812首店落地,朝阳发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
东鹏控股减持与回购左右互搏:股价仍堪忧,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五成 【天天聚看点】葡萄酒市场寒冬未散,张裕A“高价”拿下连年亏损的冰酒酒庄为哪般?
“围炉煮茶”成今冬顶流,网店月销一万套煮茶套装 今日视点:翻版华莱士,火一把就凉?
快消息!2023年我国将加快建设国家水网 “野冰场”暗藏杀机:冰层厚度未知 无人管理和救援
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 【天天时快讯】肿瘤患者“阳康”后该如何调养
全球最富1%人口过去两年赚了多少钱?达沃斯发出警告! 广州数交所发布行业数据指数 涵盖10个行业共80余项
每日讯息!春节期间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供应充足 边角料食品成“流量密码” 鱼龙混杂亟待加强监管
天天快看点丨“王海大队”大队长: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宝岛整个的海岸线还有山脉 热推荐:2022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
大马力农机驰骋黑土地 焦点观察:冰雪经济热 各地齐发力
汽车保险一年多少钱? 当前热议!红豆股份拟募资多维度布局升级男装业务
【全球独家】年夜饭“一桌难求” 餐饮消费元气足 焦点速递!广晟有色8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投料试产
环球快资讯丨北京多个新兴数字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 2025年铁西区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
16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世界时讯:红豆股份拟定增募资12亿元 加快电商渠道转型
全球速读:免征车购税“加热”新能源汽车产业 全球即时:扣除绩效工资、取消年度晋升资格!公司中层在朋友圈“晒订单”,刚刚,300亿光伏龙头宣布处罚
N95口罩价格跳水,“持续新低,就好像我买的股票” 财政部、税务总局: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环球关注:江西首富,在资本市场“玩脱”了 “包租公”万达商管去年租金收入超500亿,境外发债也将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