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议:复种+灌溉,促进我国粮食稳产增产

2023-01-18 07:48:09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1月17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2022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共包含“北极地区冰雪与植被变化”和“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及复种与灌溉的贡献”两个专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显示,仅占全球耕地总面积14.8%的复种耕地生产了19.8%的粮食,占全球耕地总面积23.4%的灌溉耕地生产了41.4%的粮食。中国和印度通过稳步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适宜的区域推行复种种植模式和灌溉管理措施,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彰显了两国为提升粮食产能所作出的努力,可为发展中国家零饥饿目标的实现提供借鉴。

中国位居全球复种耕地粮食产量第二位

粮食安全问题受到全球高度关注。本次报告在连续8年开展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手段对2021—2022年全球农业气象条件、全球粮食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进行了独立监测。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吴炳方介绍,复种是指一年内种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即耕地一年内的种植次数,反映了耕地的种植强度。灌溉则是利用人工干预手段满足作物生长水分需求的耕地管理方式,能够减轻干旱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通过科学复种、灌溉等管理措施挖掘耕地生产潜力,有助于保障耕地粮食产能,提升耕地生产力,是未来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

《报告》指出,全球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为115%,复种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4.8%,其粮食产量占比为19.8%。印度河—恒河平原、黄淮海平原、巴拉纳河流域和尼罗河三角洲等地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成为全球复种最为集中的区域,平均复种指数为135%~165%。

亚洲是陆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耕地总面积达7.35亿公顷,其中复种耕地面积达1.63亿公顷。亚洲的粮食产量也是各大洲之最,达15.91亿吨,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44.9%,其中复种耕地生产的粮食产量为5.34亿吨,占亚洲粮食总产量的33.6%,超过欧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各洲的粮食产量。可见,亚洲通过复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在保障全球与区域粮食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

按复种耕地生产的粮食产量排序,印度和中国占据前两位。其中印度复种耕地生产的粮食产量为2.15亿吨,中国复种耕地的粮食产量达1.75亿吨。中国南北跨越50多个纬度,涵盖了热带到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虽然黄淮海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难以支撑多熟制作物生长的水分需求,但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仍使得黄淮海平原广泛存在玉米—小麦双季轮作复种模式。

中国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全球最高

在灌溉耕地方面,《报告》显示,全球灌溉耕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3.4%,其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1.4%。亚洲灌溉耕地面积最大,达2.74亿公顷,占全球灌溉耕地面积的68%。印度、中国是全球灌溉耕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国家,灌溉耕地面积占其国内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0.4%和49.9%,粮食产量占其国内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分别达66%和78.5%。

从粮食产量看,全球灌溉耕地粮食产量最高的四个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和巴基斯坦。中国的灌溉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工程都是中国古代发展灌溉的著名范例,截至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共收录了26项中国灌溉工程遗产。数据显示,中国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约为5.1亿吨,灌溉耕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的灌溉农业也较为完善。其中,海河、黄河、淮河三大河流共同造就的大型冲积平原——黄淮海平原是世界上灌溉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完善的灌溉设施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生产了中国75%的小麦和35%的玉米。

“通过遥感监测,我们看到,印度和中国的复种和灌溉耕地面积最大,有效提升了粮食产量,降低了产量的年际波动,彰显了两国为提升粮食产能所做的努力。”吴炳方说。

灌溉等措施对粮食稳产增产等效果明显

《报告》显示,高温干旱、区域性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以及突发事件导致2022年成为10年来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减幅第二大的年份。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同比减产3688万吨,减幅1.3%,其中,玉米产量同比减少3.2%,是近5年最大减幅,水稻产量同比基本持平,小麦和大豆小幅减产。这一背景下,更彰显出农田基础设施对粮食稳产的重要作用。

《报告》指出,我国长江流域六省市2022年7至8月发生较严重的气象旱情,但农业旱情并不严重,截至8月中旬,当地农业旱情发生区域明显小于气象干旱发生范围,反映出灌溉和梯田等抗旱措施减轻了气象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统计显示,与气象干旱发生面积相比,抗旱措施使得江西农业干旱发生面积减少70%,湖北和湖南减少60%~70%,安徽减少50%。

吴炳方指出,复种直接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但全球仍有85.2%的耕地为单季种植模式,全球灌溉耕地可提高作物对异常农业气象条件的抵抗力,提升耕地产粮能力,主要分布在平原区、河流两侧以及干旱区的绿洲农业区,但全球平原区和三角洲地区仍有较大灌溉提升空间。由此可见,雨养农业与单季种植模式在全球农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任重道远。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编委会主任赵静表示,“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将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2022年是开展年度报告工作的第11年,今后将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进年度报告工作,助力形成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和解决方案。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

关键词: 促进我国

责任编辑:ERM523

精彩推送

张伯礼院士揭秘“未阳人”:没“阳过”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 住建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世界动态:“出海”!订单排满全年!我国这一产品火爆全球 全球热议:复种+灌溉,促进我国粮食稳产增产
每日热议!春节假未到,“春节价”已来? 全球快讯:2022年新茶饮门店总数近50万家
当前速讯:中国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央视分析三大原因 隆基绿能大规模扩产 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 去年突破百亿元 时讯:到2025年能源电子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环球即时看!助力稳增长发展资本市场成地方两会热词 专注舒适与安全 电装如何打造安心座舱
做压滤装备行业市场开拓者 国资委:推动央企资源整合 强化稳投资措施
焦点观察:新凤鸣拟募资建设年产540万吨PTA项目 今日快讯:季节性淡季来临钢材产量下降
世界快资讯:加快推动细胞治疗产业发展 天天头条: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
服装业韧性增长稳步恢复 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
蔬菜大棚助农冬季增收 世界消息!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经济聚焦)
环球新资讯:商用车市场复苏在即 一汽解放率先回暖 开滦转型发展产业基金正式设立
当前报道:我国建筑市场发展将转向“宽进、严管、重罚” 全球微资讯!北京打造“演艺之都”,打开了哪些想象空间?
热文:2023年开年乡村产业振兴观察之“产”字篇 环球速递!负债千亿的家居首富,得救了?
调查丨“疫”骑绝尘:疯涨的连翘 世界资讯:净利暴跌至1800万,周黑鸭彻底“飞”不动了
全球快播:华侨城A:去年合同销售额552.7亿元 同比下降33% 焦点热议:腾讯退租,朗科遭殃?
世界短讯!仁怀市“高粱+蔬菜”兴产业促增收 快资讯丨盘点新能源汽车的“灵异事件”,都是咋回事?
最新资讯:深圳拟推共有产权房 售价约为土地出让时市场价的50% 速讯:住建部强调“抓两头、带中间”防范化解房企风险
环球快资讯:腾讯欲提前退租、朗科科技或损失超3000万元租金收入,工作人员:还未最终确定 泸州老窖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49.31%,高管隔三差五减持没完了?公司回应来了
环球时讯: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50元和240元 全球速读:新冠药提交上市申请股价却大跌,先声药业:目前处于产能储备状态
环球热讯:努力“赚钱”的知乎:一边模仿阅文,一边想当新东方 环球快播:大厂人的新年目标:摆脱“狗屁工作”
信息:油价迎2023年首跌 春节前后驾车出行将更便宜 【天天新视野】2022年全国共审批12.3万个项目环评文件 涉及投资约23.3万亿元
荣盛石化被罚!董事长李水荣、总经理项炯炯等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每日焦点!一汽红旗不兑现置换补贴,车主质疑厂家和4S店“踢皮球”
微资讯!王健林将万达酒店发展65.04%股权抵押给淡马锡进行融资 全球视讯!步步高易主国资,供应商:还钱!
环球看点!油价迎2023年首跌 春节前后驾车出行将更便宜 我国碳监测评估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城市层面从无到有建设温室气体监测网络
安顺农贸城:节前货源充足市场供销两旺 世界即时:滴滴回归,没有掌声
王健林将万达酒店发展65.04%股权抵押给淡马锡进行融资 环球新资讯:在500余处文化资源中找灵感 北京西城推出“西城礼物”
每日观察!外界预计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国,外交部回应 全球热头条丨天津意风区投影秀攻略2023
环球头条:今晚调油价,春节出行加满一箱油将少花八元 天天微头条丨“菜园子”保供春节餐桌——湖南涟源蔬菜小镇走访见闻
微资讯!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扩容 增额终身寿再被“点名” 环球今亮点!和网易的谈判彻底失败,暴雪将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
全球新动态:河南省人大代表胡业勇:大力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环球热门:建议加强公立医院建设 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
视点!广东拟出新规 单颗植牙医疗服务费不超4500元 跨界元宇宙搞营销?江小白刚喊出百亿新名酒目标,就因“买白酒送人参”翻车
【环球速看料】泸州老窖刘淼:科技赋能,推动构建白酒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资讯:过年聚餐、零食多 “糖友”稳糖这样吃
全球焦点!中汽协:2022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广州地铁将推动形成大湾区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
微动态丨正和生态张熠君: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者和传播者_科学中国 全球短讯!借5万赚到1665亿,被带走的前首富李河君,再也不能坐私人飞机回村发红包了!
光伏设备助沙漠水稻茁壮成长 每日热点:油价今晚迎来新年首降,零售价格基本回归2022年底水平
暴雪网易彻底谈崩:事发IP控制权之争,暴雪反对网之易裁员 焦点关注:“少子老龄化”--人口基本面
暴雪中国:上周与网易的顺延谈判失败 将不得不于1月23日中止国服游戏服务 天天快看点丨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减少近5万亿元,重回2017年水平
目标“年酒”市场?衡水老白干冠名2023河北新春晚会,总经理赵旭东参与录制 张庭TST公司因劳动纠纷被起诉
全球焦点!南阳投资集团回应“邀请浏阳公司沟通烟花晚会”:属实,全力推进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
全球热推荐:抗原试剂坐上过山车,有企业订货量从5000万降至50万,销售不敢奢望年终奖 播报:汇丰:出生率坍塌 全球人口将在2040年代末触顶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世界视讯!国家统计局:2022年生产原煤45亿吨,同比增长9%
全球头条:2022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 每日播报!2022年下游需求高速增长 汽车零部件板块10家上市公司年报预喜
吉林冰雪经济热 各地齐发力 今日pd990钯金回收价格查询(2023年01月17日)
深圳:1月8日起至3月31日新冠感染住院费用全额保障 环球快播:促开采、增储备……各地多措并举力保群众温暖过冬过年
国家统计局:2022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75.7% 当前速看:国家统计局:2022年12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旅游市场回暖复苏 “八成大学生想生两孩”系误读!学者最新回应
“互联网+”政务为民为企办实事 天天关注:新优活因涉嫌传销被冻结7000万元 曾因“挂靠”直销企业引关注
世界热议:三亚旅游“平替”大涨价!400元房费变2000… 新的穷游城市被翻出 北京如何促消费?812首店落地,朝阳发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
东鹏控股减持与回购左右互搏:股价仍堪忧,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五成 【天天聚看点】葡萄酒市场寒冬未散,张裕A“高价”拿下连年亏损的冰酒酒庄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