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转自:中国环境网
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你家年货配齐了吗?今年的采购选择是否和往年有所不同呢?从置办年货开始,新年新消费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从未如此期待新的一年,疫情的阴霾正在散去,工作生活逐渐恢复秩序,压抑的消费市场烟火气重新升腾。有人认为,消费者期盼着把过去3年未完成的愿望尽快实现,将带来“报复性消费”。而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消费领域将在“渐进式回暖”的过程中呈现出更为理性、更可持续的新常态。
养成一个新习惯至少需要21天,而经过3年酝酿,新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已悄然形成。疫情之下,生活剥离美颜滤镜回归现实,真正的消费需求随之显露出来。消费者减少冲动购物,做出更加审慎且更有预见性的决策,更加关注所购买产品的实际价值和购买行为给生活带来的改变,通过对生活必需品的理性消费获得安全感。而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需要通过对高价值感产品的品质消费,满足心灵治愈和情绪补偿的需求。花多少钱,怎么花钱,把钱花在哪里,每个人都在日常消费选择中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少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不愿多花“冤枉钱”。践行新节俭主义消费方式,成为许多年轻人一种策略性的主动选择。各类产品的“平替”成为生活分享平台热搜关键词。临期食品、外贸尾单成为消费新宠。主动学习消费知识,先看测评和攻略货比三家再消费,成为必备生活技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扩大,购物平台以旧换新订单量大幅增长,使物尽其用循环起来。能不花钱就不花钱,把一块钱掰成两块钱花,不是抠门,而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把一块钱花出两块钱的精彩。
除了因价格而心动,不少消费者更愿意为价值买单。这里的价值,不仅是产品本身物质功能属性的使用价值,也是一种关乎体验感、氛围感和心理预期的情绪价值,能够带来健康、幸福、快乐的满足感。不少人兴趣爱好向户外延伸,大到需要几千元完成的旅游、露营,小到只要几百元或几十元就能实现的滑板、围炉煮茶、飞盘,消费者在满足兴趣的过程中更加亲近自然,靠近彼此,而这些获得感并非奢侈消费能够带来的。更有人转而从储蓄、自给自足而非消费中获得快乐,从卖闲置物品、stooping(把废弃物品捡回来循环使用)等行动中找到价值感。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而不同的消费习惯也在塑造着不同的人。正如《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提到的:“为了创造生活方式的消费,这就不是消费,而是创费。”更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创造着一种更可持续、更加绿色的生活方式。消费不仅与金钱有关,更是消费者对自身成长的投资,与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规划、兴趣爱好等深度绑定在一起。消费者要求饮食的配料表更纯净,“0糖0卡0脂”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关键卖点,而健康是金钱买不来的。定期清理物品,更容易断舍离,更多人开始追求简约生活,也给身心松绑。理性消费并不意味着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或舍弃个人偏好,反而是在购买决策前多问问自己需不需要、值不值得,对欲望延迟满足,以更佳的入手时机和更合适的价格获取更好的产品,在省钱和品质生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新消费背后更为理性的消费逻辑,呈现出从悦人到悦己,从务虚到务实,从好面子、讲排场到不盲从、不攀比、不炫耀的转变。拒绝消费主义陷阱,决不缴纳智商税,从关注物质满足转向关注精神和体验式的需求,聪明的消费者更加独立自主地掌控自己的消费观点,而不是在所谓时尚浪潮中随波逐流。
理性消费,感性生活。可以预见的是,蛰伏许久的消费热情将以新的方式迸发出新的生机,带动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关键词: 第四消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