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职业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方向,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只要新职业有积极意义,大可对其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
“月入超3万元”“包月套餐标价1.8万元”……近日,一种名为哄睡师的新兴职业火了起来。有网友惊讶于其高昂收入,惊呼睡个好觉太值钱;也有网友觉得“花钱雇人哄自己入睡”这事不靠谱,噱头大于实际。
新职业的出现有一定规律性,它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而发展起来的。其备受关注,不仅仅在于其高薪酬,更在于其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方向,并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哄睡师的兴起为例,其背后是超过上亿存在睡眠问题的人群。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各年龄段人群普遍存在因压力大而睡不好的现象。当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睡眠问题,巨大的市场需求自然催生了睡眠经济的兴起。
有观点认为,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打一通电话把心事全盘托出,这就是哄睡师的工作。其实不然,从市场情况看,要胜任哄睡师这份工作,既要经历聊天、沟通、声音等方面的培训,也要掌握心理疏导等专业知识。从2019年至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先后发布多批新职业信息,包括零售、贸易、餐饮、物流、交通、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一个个新职业从出现不被看好,到被正名,再到有了完善的相关薪酬数据统计,既满足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双向选择需要,也促进了劳动者的就业创业。从这个角度看,只要其有积极意义,大可持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对其支持,这应该成为社会对待新职业的准则。
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和变化,新职业的技术含量将会越来越高,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健康良好的行业发展,离不开行业自律和监管规范。目前,哄睡服务作为新兴行业,尚无统一准入制度和职业规范,从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行业存在灰色空间和发展隐患。
因此,相关部门需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对哄睡师的职业技能标准作进一步完善,使监管有法可依;平台经营者也应不断完善服务规则建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