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 付魁
前段时间,家居企业集中发布半年报,“增收不增利”几乎属于常态,由于披露节奏不一样,敏华控股(01999.HK)的半年报最近才发布。
(资料图)
或许是与A股企业错开的3个月,敏华控股的业绩表现也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营收下滑,净利却在增长。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时间里,其实现营收95.33亿港元,同比下降7.96%;净利润10.92亿港元,同比增长10.53%。净利增长的背后,政府补助贡献了近2亿。
当然,也有与大部分家居企业相似的,那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敏华控股对冲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方法不算新鲜,通过提价和缩减员工规模。不过,使用此类方法,资金压力依旧比较明显。
财报显示,敏华控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71亿港元,银行借款即息部分为40.66亿港元,资金缺口约为22.95亿港元。
1.7亿政府补助抬高净利
敏华控股营收下滑,主要受国内市场拖累。
半年内,国外市场营收微增,而国内市场收入大幅缩减。报告期内,中国市场主营业务收入57.13亿港元,同比减少10.7%。国外市场的创收主力北美市场的主营销售收入为25.6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0.1%。在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的收入为6.70亿港元,同比增长2.1%。
不过,对比来看,敏华控股近年来在国内市场的投入力度其实更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敏华控股国内共有6230间品牌专卖店,半年时间国内门店增长了262间。
国内市场拖了营收后腿,而细看各个品类的营收,主营产品收入增幅均在下降。
据了解,敏华控股的主营产品为沙发及配套产品和床具产品、智能家具零部件等其他产品。数据显示,敏华控股沙发及配套产品业务收入约67.08亿港元,同比减少5%;床具产品、智能家具零部件等其他产品收入约22.4亿港元,同比减少12.5%;Home集团的收入为2.79亿港元,同比减少39.9%;房地产、酒店及家居商场业务的收入约为0.62亿港元,同比减少52.6%。
不仅如此,原材料上涨传递给的成本压力也很明显。对于原材料的上升,敏华控股通过提价与缩减员工规模进行对冲。
据了解,2022财年以来,敏华控股对内销产品已进行两次提价,每次提价幅度均为 5%左右,提价频率及幅度高于往年。报告期内,敏华控股员工数量为2.68万名,比2022年3月31日减少了1872人。对应的员工成本为8.83亿元,同比下降5.4%。
在内外合力出击的情况下,敏华控股的毛利率出现上涨。报告期内,敏华控股的毛利率38.8%,同比增加7.2%。
资金缺口23亿
收入增幅下降,净利增幅却在上升,而这其中高额政府补助的贡献不能忽视。
报告期内,敏华控股的其他收入约为2.44亿港元,同比增加70.3%。敏华控股表示,其他收入的上升主要原因是政府补助的增加。
报告期内,敏华控股收到的政府补助约为1.70亿港元,同比增加107.4%。若减去政府补助,敏华控股今年的净利润约为9.22亿港元,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9.88亿港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敏华控股净利润率已经连续三年下滑。财报显示,敏华控股2020、2021及2022财政年度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3.5%、11.7%、10.5%。
而近年来,敏华控股一直却在规模化扩张。
截至报告期,敏华控股在国内共有6230间品牌专卖店(不包含格调、普丽尼和苏宁门店1514间),一年半的时间里专门店净增长2108间。
与门店同步扩张的还有敏华控股的产能规模,截至去年11月底,敏华控股在国内已经投资六个大项目,拟斥资约294亿元。
随着规模扩张,敏华控股的负债也是肉眼可见的增加。截至报告期,敏华控股的负债总额为71.52亿港元,流动负债为68.72亿港元,占比96.09%。在流动负债中,银行借款占比最高,约占流动负债的比重为59.18%。
报告期内,敏华控股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71亿港元,银行借款即息部分为40.66亿港元,资金缺口约为22.95亿港元。
此外,暗藏坏账风险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也值得关注。报告期内,敏华控股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7.74亿港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约为21.40%。
盈利状况属于阶段表现,尚有回补的余地,而得力干将的流失,人事上的动荡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似乎更大些。
今年以来,敏华控股多名高管离职。今年3月21日,敏华控股发布公告称,冯国华已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据了解,冯国华与敏华控股订立了三年的服务合约,其酬金为每年约人民币1470万元及董事酬金38万港元,其中还包括分红。财报显示,冯国华在敏华控股任职将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其共获得 27470千港元的酬金。
日前,敏华控股副总裁詹骏飞也已经离职。据了解,詹骏飞曾供职于老板电器、顾家家居等多家知名家居企业。2015年加入敏华控股,从电商运营负责人做到集团副总裁的位置。
关键词: 裁员1872人,敏华控股用老配方保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