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无论是政权交替还是企业传承,平稳交接是非常重要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纵观封建帝制时期的所有皇帝,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确实是一个“高产”皇帝,他一共有42个子女,其中儿子26个,所以说在继承人方面,他丝毫不用担心。
但是,命运却和朱元璋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的一号接班人太子朱标不幸早逝,当时的他大眼珠子扫了一圈,并没有把接力棒传给其他的儿子,而是直接传给了他的第三代,也就是皇太孙朱允炆。
大家要知道,无论是政权也好,还是企业也好,它的传承除了接班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非常值得注意,那就是“班子”:班子服不服太重要了。
众所周知,朱元璋好猜疑,根本就不信任外人,因此才对自己的那些儿子们大肆分封,使得这些藩王们有钱、有地、有兵、有粮。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藩王们自然相安无事,可当他驾鹤西去之后,换成了这些叔王眼中的黄口小儿(朱允炆)来继位,他还能镇得住这个班子吗?
忠臣谏言“分封太侈”埋隐患,朱元璋忠言逆耳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喜怒无常,总以杀人为乐事,但其手下大臣当中也不乏深谋远虑、忠心耿耿之辈。
早在洪武九年,他手下一个名叫叶伯巨的训导(教育管理秀才的官员)就曾应诏陈言,极论朱元璋当时分封太过的隐患——
国家惩宋,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秦、晋、燕、齐、梁、楚、吴、闽诸国,各尽其地而封之。都城宫室之制,广狭大小,亚于天子之都。赐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之地而夺之权则起其怨,如汉之七国,晋之诸王,否则恃险争衡,否则拥众入朝,甚则缘间而起,防之无及也。
在点明了藩王尾大不掉的隐忧之后,叶伯巨还进一步力排众议,深入分析了“疏不间亲”这种论点的害处——
今议者曰:“诸王皆天子亲子也,皆皇太子亲国也。”何不摭汉、晋之事以观之乎?孝景皇帝、汉高帝之孙也。七国之王,皆景帝之同宗又兄弟子孙也。当时一削其地,则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之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拥兵,以危皇室,遂成四裔云扰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
在举出了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的鲜明例证之后,叶伯巨还在奏表中言之凿凿地为朱元璋出主意,劝他以类似前代的“推恩令”方法,逐步削弱各个藩王的权力。
岂料,面对如此立意明白、条理清晰、直陈利害的忠臣奏章,朱元璋在看完之后却勃然大怒,认为叶伯巨居心叵测,有离间皇室之心。
于是,在朱元璋的命令下,锦衣卫马上以最快的速度把叶伯巨抓了起来,逮入大狱、五刑毕具,将其活活拷打致死。
自此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再也没有任何大臣敢提藩王、藩镇之类的事情了。
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意图削藩
朱允炆(建文帝)即位之后,曾经宣布了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遗诏。
当然了,这道所谓的遗诏肯定不是朱元璋自己的意思,而是朱允炆左右的臣子写的,其中的关键内容就在最后: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
此诏书的用意有两点:首先,害怕诸王以哭临大行皇帝为名,忽然率领兵马进京夺位;其次,明令各藩王属下的官吏直接听命于朝廷。
可想而知,得知这一诏令,朱允炆的那些藩王叔叔们心里自然非常生气,于是相互之间就开始秘密地通风报信,都在私下里议论:肯定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齐泰从中阻挠他们这些“孝子”进京哭灵。
不久之后,建文帝朱允炆手下的户部侍郎卓敬就献上密疏,奏请建文帝裁抑宗藩(力主削藩),但建文帝却留中不发(不交议也不批答),实际上他当时也在认真考虑削藩的步骤。
虽说,卓敬上的是“密疏”,但诸位藩王在京中耳目众多,消息早已传开了,于是当时的燕王、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和岷王等王爷就开始互相煽动,致使流言四起。
事实上,有关各个藩王之间的串联,建文帝也是有所耳闻的。
事已至此,建文帝就把自己从前的老师黄子澄,以及兵部尚书齐泰秘密召入内殿,与他们二人商议削藩大计。
当时,齐泰认为燕王朱棣拥有重兵,而且素有大志,应该先拿燕王开刀,把他的藩地先削夺了。
可黄子澄却对此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燕王久有异志,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军队),很难一下子将其搞掂,因此他主张应该先取周王朱橚,剪去燕王的手足,最后再图燕王也不迟。
建文帝锐意削藩,连废五王
仓促之间,年轻的建文帝以及他认为自己身边很能干的两位大臣就议定了大事……
于是,在建文帝即位后的当年七月,他就命令曹国公李景隆忽然率领大队兵马奔赴河南,将周王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把周王以及他的世子嫔妃一千多人全部抓了起来,俘送南京。
紧接着,建文帝下诏削去周王朱橚的王爵,将其废为庶人,迁到云南的蛮荒之地派人看管。
同年十二月,建文帝又把另一位被人告发贪虐残暴的叔父代王朱桂迁到了蜀地,交由当时的蜀王看管。
由于事出突然,周王和代王当时措手不及,建文帝也确实没费多大的力气就把这两位王爷给一窝端了,可毕竟被抓的这两位王爷罪状不明,因此当时也引起了不少大臣以及国内百姓心中的疑虑。
一时间,朝中很多大臣都开始附和建文帝的心意,纷纷上书要求削藩。
当时,有一位已经退休的都督府断事名叫高巍,也曾上书劝谏建文帝:建议把诸王的藩地分封给他们那些已婚的王子们,致使国内犬牙交错,可以起到互相牵制和监视的作用。
实际上,高巍建议的这种做法就是在效仿汉朝时期的“推恩令”,不仅推恩及广,而且也不会因为国家强行削藩伤了和宗王之间的感情,这些藩王们的势力也会慢慢地越来越弱,天子的势力自然也越来越强。
看了高巍的奏疏,建文帝也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但却最终没有采用实行,估计当时的齐泰、黄子澄正受建文帝宠任,而建文帝又对此二人是言听计从,就是想一举把诸位藩王的实权全部削夺掉。
建文元年五月,朝廷又因为岷王朱楩做了所谓的不法之事,就把他废为了庶人。
不久之后,湘王朱柏因为私印钞票、擅自杀人,也受到了朝廷的切责,勒令他马上入京接受审查。
岂料,湘王朱柏还挺倔,他对左右人说:“我听说前代大臣下狱之前,大多数都会引决自杀,孤家是高皇帝的儿子,南面为王,岂能受辱于狱吏而求活呢?”
于是,湘王就把自己的那些儿子和嫔妃们都召集在一起,然后将宫门紧闭,全家自焚而死。
一不做二不休,建文帝在臣下的撺掇下,又下诏让齐王朱榑进京,将其废为庶人并关进了大狱。
接下来,建文帝又把代王朱桂软禁在大同,将他也废为了庶人。
建文帝削藩保位,朱棣起兵造反
大家可以想一想,建文帝朱允炆在数月之间,针对自己那些藩王叔叔们的大案件、下大狱,可以说是一起紧接着一起,因此当时也致使天下震动。
恰恰就是建文帝的一系列行动,给了当时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一个最好的起兵理由……
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
不得不说,建文帝一开始不拿实力最强的燕王开刀,实际上才是他及其手下大臣最大的失策!
清朝初年,大史学家谷应泰对于建文帝削藩的事情,倒有事后诸葛亮之见……
谷应泰认为,明太祖在世的时候就应该学习唐玄宗,下令让那些藩王们遣子入侍,把他们都集中在京师,在禁宫宫内建立百孙院,再选择淳儒良师对他们予以教化。
如此一来,不仅对那些封在外地的藩王留了人质,而且也对他们的子弟传习了藩臣之礼。
与此同时,朝廷还应该派勇臣猛将去镇守四方关键之地,坚壁高垒,严防藩王们的异动。
一旦诸位藩王的子弟成年了,朝廷就马上下推恩诏书将他们裂土分封,使各个小国林立,而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再萌发造反的不臣之心了。
对于谷应泰的事后诸葛亮之见,我个人认为他确实也是妄自忖度!
大家要知道,朱元璋是多么残暴的一位君王,他的一辈子都用在了防臣、防民、钳制人口、诛戮有功上面,他怎么可能忍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有大臣给他出这种建百孙院、削藩以及推恩令的主意呢?
退一万步讲,即使当时有大臣敢于上此奏疏,估计朱元璋肯定会追根溯源,肯定会问这位大臣:你所安何心?
稍有不慎,上疏的这位大臣包括他的三宗九族,肯定会顿成齑粉!
从实际情况来讲,建文帝当时的削藩确实是他手下的几位大臣谋划不足……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曾有好几次削藩引发的大乱,比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是汉景帝三年的时候,因为削减诸王领地引发的;满清的“三藩之乱”是康熙皇帝即位十二年、亲政六年之后,因为撤三藩而引发的。
如今,建文帝朱允炆在自己的祖父朱元璋去世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削藩。
不得不说,建文帝对于削藩太过急切了,与“七王之乱”、“八王之乱”根本就不能比,汉景帝和康熙皇帝至少在削藩前还有几年的准备期,而建文帝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就连废五王,特别是在朱元璋去世不过一个月,尸骨未寒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叔父周王废为庶人,的确非常过分。
说起来,先前的汉景帝和后来的康熙帝,无论是削减藩王的封地,还是对这些人易地安置,至少此二人暂时都没有把事情做绝,而建文帝却直接把自己的叔父们都废为庶人,完全不留任何余地,说白了:建文帝不是在削藩,而是在废藩。
更为过分的是,当时湘王朱柏都已经全家自焚了,而朱棣也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入京当人质,建文帝也依旧没有中止自己要废藩的意思,而这也是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