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券难卖”到“一券难求”,仅仅过了几日。
“中资美元债之前‘冰冻’,是因为交易流动性的缺失。特别是3月第一周以后,中资美元债市场一直处于这一状态。”
4月9日,一位香港投行人士表示,“现在走出来试水(美元债)的公司还是很大胆的。”本周以来的“火爆”还没恢复到2月份的水平,目前投资级的美元债恢复了50%,高收益的美元债还没有完全恢复。
不过4月以来,中资美元债有所恢复,一方面,发行人债务到期需要再融资,或要在发改委审批的1年之内完成发行。另一原因,则是国内疫情得以控制,企业预期好转。
“美元荒”下“一券难卖”
新冠肺炎疫情超预期冲击欧美,3月美股、美债、黄金、石油等价格全面下跌,市场出现“美元荒”,投资人涌入避险资产,从新兴市场撤离,中资美元债备受冲击,出现“一券难卖”。
联合资信根据Market iBoxx债券指数统计,3月6日-19日,亚洲中资美元投资级别债券到期收益率上涨2.79个百分点,高收益债券到期收益率则上涨7.49个百分点。高收益债券下跌幅度显著高于投资级债券,短期债券下跌幅度显著高于期限较长的债券。高收益债券中,2020年3月,亚洲美元BB级债券指数下跌约16%,亚洲美元B级债券指数下跌约24%。
彭博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离岸市场上共有64只中资美元债买价收益率30%以上,规模约193亿美元,债券只数和规模均为去年同期的7倍以上。
中资机构在香港等市场发行的美元债规模庞大。据彭博数据,截至3月末,中资美元债存量规模约7663亿美元,相当于境内信用债市场的1/4。其中,房地产美元债占比26%、城投美元债占比6%、银行美元债占比16%。今年一季度,中国内地信用类债券共发行3万亿元,同比增长35%。
随着美联储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美元荒”有所缓解,但仍处高位。
根据招商银行香港分行统计,利用3个月LIBOR OIS Spread来衡量资金价格,利用EPFR来衡量资金流向,LIBOR和OIS的利差还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资金尚未停止流出。截至3月25日,过去一周债券基金流出1090亿美元,股票基金流出260亿美元。
为何突然火爆
遭遇3月“美元荒”的中资美元债,4月以来迎来一定程度的火爆。
“2-3周前,中资美元债市场的估值接近2008年的水平,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抄底需求旺盛。”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说,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中资发行人基本面可控,很多公司恢复生产,资质较强的中资发行人流动性较好,资产负债表稳健在境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境内外利差明显。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人对中资美元债的关注度就因此提高。
4月第一周,友邦保险、百度、兴证国际投资、内江投资控股集团、贵州双龙航空港开发投资等发行人发行了10只美元债,总规模超21亿元。海隆控股、中南建设、水发集团近期拟新发美元债券。
上述香港投行人士表示,目前中资美元债“火爆”程度还没恢复到2月的水平。“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美元债发行人有硬性约束条件,要出来发债。”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债务到期需要再融资,也有可能是要在发改委审批的1年内完成发行。
以地产美元为例,根据联合资信统计,2020年到期的中资地产美元债涉及46家房企。
其中,到期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恒大(17.65亿美元)、绿地控股(14.3亿美元)、佳兆业(11.2亿美元)、绿城中国(11亿美元)、融创中国(10.71亿美元)、中国海外发展(10亿美元)、雅居乐(9亿美元)、华夏幸福(7.7亿美元)、福建阳光集团(6.4亿美元)、弘阳集团(6.3亿美元)等。一些此前流动性较为紧张的房企也将在2020年面临美元债到期兑付,包括阳光100(4亿美元)、佳源国际控股(2.25亿美元)、泰禾集团(2.11亿美元)等。
“未来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表现更加剧烈”,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在其报告中称,中资美元债市场过去两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跌暴涨。下跌主因是流动性危机导致的抛售,上涨则是因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带来的买盘。
该分行称,尽管上周快速上涨,但相比2月的水平,估值仍旧具备相当强的吸引力。对相对收益的投资者而言,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的信用利差均已到达过去5年来的最高水平。对绝对收益或以持有到期为主的投资者而言,高收益债券的收益率也是达到了过去5年的新高水平,投资级债券则因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下降而降至历史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