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共有26家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产品78只,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8.8亿元,其中10家管理人获得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资格。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外资私募管理人在疫情期间运行平稳,与投资者沟通积极,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疫情发生以来,共有两家外资私募管理人进行了登记,新增备案规模近6亿元,1家管理人获得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资格。
有外资私募人士表示,在疫情期间,产品发行和资金募集,以及在服务投资者方面出现了一些挑战,但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年内新产品备案积极发行,是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看好,对布局中国市场不会因为疫情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产品备案规模近6亿元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合计有26家独资和合资外资私募完成登记备案证券类产品78只,资产管理规模达到78.8亿元。在疫情期间,外资私募公司运行平稳,与投资者沟通积极,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疫情发生以来,完成两家外资私募管理人登记,新增备案规模近6亿元,1家管理人获得提供投资建议服务资格。
记者获悉,在疫情初期,外资私募管理人启动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对危机管理、紧急应变和复原计划做出部署,在春节期间提前测试、扩容系统,科学安排在岗与远程人员,并为员工调配防疫物资,保证员工健康。截至目前,外资私募基金的投资、运营和客户服务稳健开展,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有外资私募管理人表示,虽然受整体疫情影响,产品募集、内部沟通以及投资者服务方面出现一定挑战,但尚未受到明显负面影响。外资私募管理人也通过定期线上沟通、召开线上策略分析会等手段,不断创新投资者服务方式,加大与投资者沟通力度保障产品运营不受影响。部分管理人在疫情期间出现了首只产品顺利募集完成、产品出现净申购等积极情况。
多数外资私募管理人介绍说,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新产品发行、研究海外策略本地化方案,对中国政府各项对外开放政策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坚定信心不会改变,对布局中国的战略也不会因为暂时的疫情而发生改变。
外资私募管理超4600亿元
记者同时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初,共有302家外资控股或参股从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或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机构在中基协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共备案1151只私募基金,规模总计约4615.06亿元,其中,外资控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23家,共备案610只基金,规模总计约3230.10亿元;外资参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79家,共备案541只基金,规模总计约1384.96亿元。
这些机构在地域上涵盖了美国、英国、欧洲等主要亚洲市场;业务上既有富达、贝莱德、瑞银、安本标准、景顺等全球知名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也有路博迈、英仕曼、富敦等各具特色的资产管理服务提供商,更有桥水、元胜这样的知名对冲基金。
此外,在投资策略上,既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等传统策略,也有量化对冲和期货衍生品等新兴策略。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资产管理机构表达出了强烈的来华展业意愿,私募基金领域外资参与程度稳步上升,对外开放激发私募市场活力逐步显现,正在成为推动私募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