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中的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印度人口规模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近日,在中国人口学会召开的“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李龙介绍,比之印度,2022年中国出现了人口规模负增长,并将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位子,这似乎动摇了部分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反倒更被看好。
“但实际上,由于人口规模相对更加便于呈现、易于理解,人们往往讨论得更多,从而容易夸大相关人口信号。至于人口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如结构、素质、分布等),人们则甚少同步给予同等关注,而这其中很多要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直接且更显著的影响。”李龙说。
【资料图】
李龙介绍,从长远看,相较于中国,印度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达峰时间将会晚约20年,目前仍是其人口红利黄金窗口期,在人口年龄结构意义上更有利于其实现经济增长。但比较中国和印度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演化趋势可以发现,印度并非如人们预想中的那样拥有相应程度高于中国、相应时段长于中国的人口红利窗口。
李龙表示,按照客观规律,处在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印度,本来就应该有更利于经济增长的人口年龄结构。中国历史同期正是通过释放制度红利、驱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相比中国历史同期,印度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及高位运行的相应程度、相应时长实际上并不算特别突出,没有理由认为其人口年龄结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助推力会明显更强劲。
“在20世纪50年代初几乎相同的起点上,印度用了70多年的发展时间,才达到中国用不到50年时间就实现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需要更大力度地释放制度红利,才能抓住人口红利窗口,实现快速发展,其在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亚于中国历史同期。”李龙称。
据他预测,未来40年内,印度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太可能超过中国历史同期水平。相较于中国,印度在人口年龄结构上的优势会在此后显现出来: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速度相对更慢、可维持相对更高水平,届时经济增长需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小。
李龙介绍,从长远看,印度如果长期延续当前的劳动参与水平,其劳动年龄段的劳动力规模在21世纪前半叶都不会超过中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将一直低于中国。这意味着,尽管目前中国人口规模已经负增长、印度人口规模即将超过中国,但是相较于印度,中国的劳动力规模仍能长时间地延续优势,中国可凭借较高的劳动参与率,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劳动力大国的地位。
“在审视印度人口与经济发展状况时,不应夸大印度巨大人口规模下的人口结构优势、劳动力参与型优势,特别是不应把人口红利窗口默认为人口红利效应、把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低(即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高)等同于社会抚养负担轻。”李龙说。
李龙介绍,目前印度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仅是中国的68%,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只有达到中国的近1.5倍,才能实现同等的社会抚养负担、激发同等的经济增长动力。印度偏低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使其较高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打折扣,导致其社会抚养负担实际上并不轻、经济增长压力实际上并不小。
他表示,与此同时,人口红利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将会仅限于窗口期的潜在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中的实际优势。未来如果没有劳动力市场的相应改革,印度的发展将不会单凭着人口结构优势就轻轻松松实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