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月25日,由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苏波在会上表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新区是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需统筹做好“强”“融”“新” 三项工作。
“高新区要做强产业支撑。”苏波提出,一方面,高新区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强链和优势产业延链,促进产业链价值链提升。要采取更大力度推进短板产业补链,攻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补齐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五基”短板。另一方面,高新区以发展未来产业培育竞争新优势。要走一步看三步,加快在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深海空天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谋划布局,支持手段要从“给政策”转为“给场景”,打造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体系。
第二,高新区要构建融合型的产业生态。一方面,高新区要把握趋势、保持定力、敢为人先,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均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处理好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避免割裂对立,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高新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在发展工业的基础上,以技术创新打破产业边界,拉通农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与价值链升级。另一方面,要坚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过度把资金、设备等资源向大企业倾斜,要做到既要抓大,也不放小,搭建大中小企业的交流、展示、对接、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在技术创新、产品配套、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入合作,释放大企业活力、激发中小企业潜力,实现在全球竞争中由单点企业竞争逐步转向生态竞争。
最后是“优”,高新区要优化产业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高新区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更为全面的做好改革创新和制度优化,对人才、资金、政策、产业治理等方方面面均要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形成更加高效、稳定的要素供给能力与产业发展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介绍了我国工业基础和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情况,并从国家政策、平台建设和人才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在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新要求下,赛迪研究院将继续发挥好智库优势,以过硬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区域发展做好支撑,当好顾问。
会上启动了赋能高新区新型工业化“调研行”活动。本活动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铺开,遴选一批高新区,汇聚专家、优质企业、科创服务机构等多方力量,聚焦高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难点,摸准问题、做好转化,输出高水平调研成果,服务好重大决策部署,讲好高新区创新实践故事。
赛迪顾问高级副总裁文芳表示,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高新区要重点推进“工业+创新”,关键是重塑服务模式、扩展创新边界。迈向高质量发展,高新区还需理顺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增长和效率的关系、发展与治理的关系。
同时,文芳发布了赛迪招商引资数字化产品矩阵——“赛迪招商通”。赛迪招商通瞄准“不了解不想招,找不到不好招、看不准不敢招”核心痛点,为一线招商人员提供准确行业热点跟踪,实时靶向招商信息对接与客观企业风险评估等多功能服务,致力于成为一线招商人员的掌中宝、指南针、“试金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