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多次减持手中国美股份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被动”了一次。2月5日,黄光裕不再是国美的控股股东、国美所持中关村股份被强平的信息搅动市场。对于减持这件事,深谙游戏规则的黄光裕早从2021年底就已经开始了,减持、贷款、债转股时有发生,一门心思为“亲儿子”国美收拾残局。只不过,接连的股份冻结、强制平仓无不昭示着,命运多舛的国美仍然被困在债务的沼泽中,仍旧期待着能有解决之道。
控制权没易主
(资料图片)
近日,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关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中关村称其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致行动人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出具的《告知函》。该《告知函》显示,国美零售已无控股股东。创始人黄光裕在国美失去了控股股东的席位。
“没有控股股东,意味着眼下大股东们各自所持国美股票数量已相差不多。”广科管理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与黄光裕从2021年就开始在资本市场频繁减持的动作不无关系。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黄光裕持股比例为59.94%,而到了今年1月11日,在经过多次减持之后,黄光裕的持股比例已经降到了10.79%,与国美零售的第二大股东寰亚国际资本10.21%的持股比例已十分相近。双方持股比例仅有0.58个百分点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如果黄光裕继续减持,很有可能将面临被二股东挑战的局面。
深谙资本规则的黄光裕很快坐不住了。截至1月6日,黄光裕利用旗下Shinning Crown和国美管理两家公司,为国美提供了7.8亿港元无息贷款。1月18日,黄光裕以0.115港元/股的价格将债款转变成股本。债转股完成之后,黄光裕对国美零售的持股比例重回25.66%。
“但持股比例和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并不是直接画等号的。”沈萌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黄光裕仍然可以通过对公司人事任命、董事会决策等影响力来实际操控公司业务。中关村发布的公告中也显示控制权并没有随着控股股东的消失易主,明确表示“黄光裕先生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尽管黄光裕仍然能够通过种种途径控制董事会决策,但沈萌认为,黄光裕如今已经失去了大股东的“保险杠”,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虽然黄光裕目前还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并不排除未来会有变动。”沈萌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就黄光裕目前在集团内部具体负责哪些业务以及对集团战略的干预程度两方面向国美相关负责人提出问题,截至发稿,暂未获得该负责人的回应。
核心还是流动性
根据中关村的公告,2月1日至3日期间,国美控股在中信证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中信证券强制平仓,被动减持数量为156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07%,涉及金额1.03亿元。公告称,减持获得资金全部用于归还国美控股在中信证券的融资。
“之所以会出现企业被强制平仓,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企业资金流动性有问题,公司的钱腾挪周转有困难。”沈萌表示,在进行加杠杆等资本运作之后,企业持有的股份下跌到一定程度,而又无法追加券商所要求的保证金,在这样的情况下,券商就会对其质押融资的股份进行强制平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美目前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中关村接连于2月2日、3日发布了两份股份冻结公告,公告显示,在连续2次的股份冻结之后,截至2月3日,国美控股持有的中关村公司股份已经累计被冻结9465.4万股,累计冻结数量占所持股份的45.24%。
债台高筑,对于国美来说早已不是秘密。根据国美零售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国美销售收入将同比下滑55%至60%左右,2022年全年业绩也预计将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国美所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亿元,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5535.3万元。同一时间,国美总负债规模却达到了585.7亿元,其中,国美需要在1年内偿还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有229亿元。
下坠没有停止
国美披露的公告中明确指出,黄光裕旗下公司所提供的贷款将“贷款所得款项将由集团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国美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黄光裕所提供贷款将会被用于支持国美零售流动性和解决员工部分工资问题。
黄光裕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的同时,黄光裕的妹妹黄秀虹挑起了大梁。今年1月,在“国美真快乐”App重新更名为“国美”之后,时任国美电器董事长的黄秀虹在1月底的内部会中做出表态:“我们好像总是打不到关键点上,总是在试错,是战略规划的问题还是战术打法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此外,黄秀虹也明确表示“活下去”是国美当下发展的核心要务。
不过,从黄光裕“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的豪言壮语,到黄秀红“总是在试错”的反思,国美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些口号停止下坠。
“国美的业绩在未来2-3年内,依旧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国美仍然需要重新调整独立建平台的思路,重回家电及厨卫品类供应链和物流服务的主营业务,并通过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和微信的社交平台降低获客和运营成本重获增长。”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乔心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