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追寻的是一种不被定义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初识江措,是从“不被定义”四个字开始的,正如他自嘲自己是一个“国际流浪者”一样,自在又不羁。
江措,黔南州荔波县“董岛部落”主理人。7年前的一次“流浪”,开启了他与贵州的故事。
始于风景
(资料图)
“在这里,我看到了直击心灵的银河。”
不甘被城市高楼大厦束缚的江措,一直都有着一颗向往自由的心。于是,从20岁开始,他便成为一名“背包客”,游历过140多个国家。
2016年,江措偶然来到荔波县,这里野生的自然风光与自由浪漫的他不谋而合,让他萌生了定居下来的想法。
2017年,江措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在这座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古寨——董岛,租下了200亩地,创建了“董岛部落”,一个现实版的“桃花坞”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而生。
“部落的定位是尊重每一个不被定义的人。”董岛部落,距离荔波县城20公里,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茂兰山谷中,是一处原始村寨,依山傍水、翠峰环绕、环境宜人,是亲近自然、体验静谧舒适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这里,保留了民族特色的木制吊脚楼,穿过古老的石头寨门,两边的青山隔岸相望,悠悠山谷,竹林婆娑,山泉潺潺,山地、稻田、池塘、星河......仿佛徒手就能捉到风、光、影。
“时代和科技把我们落在身后,我们便更要向着诗和远方追寻。”江措说,永远对生活保持热爱并坚持,是他打造“董岛部落”的初衷。
终于文化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文化力量。”
来董岛的第一年,江措就举办了一场为期三天史无前例的茂兰山谷国际音乐节,国内、外音乐者们的到来让这个沉寂许久的小山村重绽生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看见。
然而,如何延续董岛的生命,实现可持续发展?江措一直在思索和探索。
“让文化的力量蔓延山间。”对于江措而言,让黔南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保护和传播,也给世界现代艺术带去古老的养分和滋润,这是他最想留下的。
“这里原先是一个空巢村,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它原有的文化基础,不破坏地形,不破坏植被,保护与传承水族的原生文化和历史印记。”
清醒、独立、坚定,是江措的底色。瞄准方向后,江措选择顺应自然,回归本源,带着部落成员向村民们学习扎染、水族千面铜鼓、水书……共同为一方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共鸣共融的发展努力着。
如今,山谷中高低错落的民宿和稻田青旅,修旧如旧,外观保留了当地民族特色,内部民族文化元素蕴含其中,一百多个房间,不管是背包客、还是流浪者,都能在此找到精神的寄托。
久于理想
“在这里,我遇到了心中的乌托邦。”
在江措心里,“董岛部落”最珍贵的东西除了风景和文化,还有这里的人。
杭州、广州、成都……实际上,“董岛部落”的成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治愈、重生,他们都深爱着这片土地。
在“董岛部落”里,大家各怀本领,部落公共事务一起完成,各自工作室互相帮忙建立,在相互依靠一起生活的同时,又可以在各自生活中互不打扰、活成自己。
“都市都是整齐划一的,但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来做一些个性化的事情。”
“我不会去甄选什么样的人可以来到这里,我只是他们的一个朋友。”
…………
江措总说自己只是一名旁观者,他会不断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按照自己的意图、愿望去生活。
“董岛部落”呈现出一种更多元、更包容的状态,倾听来自不同背景与阶层的声音,接纳边缘以及小众文化,也正因为极度包容的环境,让这里聚集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与精神流浪者。
“慢、真、朴,是董岛的标签,我们在用艺术家的方式打造一方精神的净土,打造一个属于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一个真正可以摒弃世俗的压力与污染的地方。”采访的最后,江措低沉的声音里,满是深情。
又是一年盛夏时,“董岛部落”的风饱含丝丝情意。江措和部落成员们站在茂兰山上远眺:少数民族特色吊脚楼、非洲传统扎染小作坊、异域音乐小青旅、夜晚休闲小酒馆尽收眼底,江措像看孩子般疼爱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漫山遍野的绿意仿佛在说话:创造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成为跟随自己的心去拥抱生活的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屠琪
编辑 杨宇峰
二审 郎艳林
三审 梁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