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宿迁历时15个月建设、全长11.7公里的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通车“迎宾”。两侧榉树列植整齐,中侧分带搭配的常绿和开花树种通透清爽……一步一景,既提升了城市功能、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展示了宿迁美好形象、彰显了宿迁蓬勃活力。该工程在景观绿化施工中,融入了大量的海绵城市理念,有效改善着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宿支路至滨河路、骆马湖路至洪泽湖路、微山湖路至青海湖路,分别以山水、蓝梦、仙踪为主题,用泰山石、蓝色玻璃石、红色玻璃石、灰白砾石及海绵旱溪、花境、造型罗汉松、灌木球等进行巧妙搭配,实现景观提升与“海绵城市”充分融合,打造出流畅蜿蜒的绿色海绵线。行于大道之上,欣赏如诗如画的城市美景,呼吸清新甜美空气,感受四季美好变化。这些,都离不开系统化全域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高质量的海绵城市建设。
迎宾大道二期的道路排水系统采用传统快排模式和海绵雨水系统相结合的形式,为了优化整条道路的排水系统,赋予整条道路海绵的能量,工程利用中分带、侧分带以及道路两侧的绿地,采用置换土壤、植物搭配、水文水利设计,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置植草沟、雨水花园、旱溪、下凹式绿地等生态处理设施,来控制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使迎宾大道二期尽量接近自然的水文循环。不仅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为更多生物、植物提供栖息地,提供城市多样性,还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创造宜人的人居环境。
其带来的环境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面源污染。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技术措施对雨水径流中的固体悬浮物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绿色排水系统,保护水文下垫面。用植被浅沟等生态排水设施取代雨水管网,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及透水铺装的应用,形成了较为生态化的绿色排水系统,有利于降低场地径流系数、恢复城市水文条件。
提升景观效果。海绵设施的应用可改善传统景观系统的层次感及其对雨水的滞蓄,赋予绿地更好的生态功能。
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后,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将改善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此外,在“小海绵”融入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利用开挖雨水花园、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海绵设施的土方量,用作园林绿地堆坡造景。经计算,与传统方式比,减少了外购土方量,节约了工程投资。
道路及绿地的雨水径流,最终汇入雨水花园、湿地等海绵设施,蓄存的雨水可用于绿化浇灌养护,每年利用雨水资源量达1.12万立方米。与传统方式比,可节省约10%的绿化用水量。
与传统绿化造景比,海绵设施采用黄营蒲、灯芯草、细叶芒、美人蕉等湿生或水生植物,不仅丰富了绿化景观类型,而且增加了旱溪、湿地等生态类型,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让迎宾大道二期更加养眼。
海绵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在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问题的同时,还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文化、休闲、品质等多功能需求。宿迁围绕完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体系、加强区域流域海绵体系建设、构建科学的城市水系统、进一步完善排水基础设施、加强雨水源头减排、推进海绵宜居社区建设等重点,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系统化全域化进行推进,海绵城市正在成为城市更新和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标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