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光伏板连线成片,在阳光照射下,它们发光发亮,就如同一座座小型发电站,源源不断输出绿色动能,场景蔚为壮观。
【资料图】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光伏发电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电能,近年来正加速覆盖到京华大地的一个个乡村。更多的村子因此绿起来、亮起来、富起来。
光伏进村·点位1
密云区大城子镇王各庄村
闲置屋顶换来阳光收益
上午10点半,57岁的村民单长保拎着水管,顺着梯子爬到自家屋顶,准备给光伏板“冲个澡”。冲刷掉薄薄的灰尘后,40多块光伏板恢复锃亮,焕然一新。
单长保家住密云区大城子镇王各庄村。几个月前,他家屋顶安装上光伏板,是目前村子里安装规模最大的一户。光伏一年大约能发3万度电,自用2000度,剩余部分并网卖出,上网电价还有0.1元/度的政府补贴,最终收益跟村集体对半分红——尽管并网后首次结算期还没到,但这笔细账,他心里早已算得明明白白:屋顶的“小型发电站”今年能让家里再多一笔收入。
利用闲置屋顶安装光伏发电,投资建设不用村民掏一分钱,像单长保家这样的受益者在王各庄村还有十多户。近年来,市属国企——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落实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有关要求,对口帮扶密云区大城子镇王各庄村、后甸村和聂家峪村3个集体经济薄弱村。
密云区是生态涵养区,位于区域东部的这3个村面临着共同的产业困境:耕地少、林地多,产业基础薄弱,且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守老年人占比较高。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方案比选,北京国管开出“药方”——利用光伏发电进行产业帮扶。去年底,项目一期完工,累计在3个村的6处公共建筑和41户农户屋顶,安装810千瓦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100万度。
“光伏安在屋顶,不占用土地,绿色环保无污染,且技术成熟可靠,整体运维工作量小。”驻村第一书记吴振全介绍,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周期短,利用年限可达20年以上,建成后不但能供给村民供电,多余的电还能并网销售,“阳光收益”由村集体和村民共享。
农村住宅建设普遍缺少基础技术资料,这为加装前评估建筑承重、火灾、漏水等风险带来难题。光伏帮扶项目负责人程永涛回忆,2021年冬天起,他和团队多次往返百余公里,来到村里实地勘测。寒冬里,爬屋顶、掀铁皮、做测量,最终形成近200份房屋结构图册资料,为项目建设打下基础。
有别于在屋顶简单安装支架、固定光伏组件的传统方式,项目摸索出“光伏建筑一体化”方案,先对房屋进行整体“体检”,对屋顶“一房一策”适当改造后,再进行安装,使屋顶和光伏板形成更强的贴合感,既保证了屋顶的加固、防水、保温等实用需求,也增添了美观性。
“真没想到,一直闲置的屋顶现在能赚钱了!”村民史桂金高兴地说。她算了算,家中日常用电和冬季取暖的电费基本全覆盖了,一年的电费有了着落。
补白
光伏发电在京郊多点开花
据测算,大城子镇王各庄村、后甸村和聂家峪村的光伏发电一期项目预计可通过余电上网实现年收益30多万元。目前,光伏发电二期项目正在推进,预计年内完工。此外,密云区大城子镇北沟村、怀柔区宝山镇养鱼池村和延庆区大庄科乡等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也在推进光伏项目。光伏发电在京郊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势头。
光伏进村·点位2
通州区潞城镇前疃村
整村试点打造零碳村庄
通州区潞城镇东南部的前疃村,坐落于潮白河大堤西侧,一河之隔就是河北。记者近日来到这个整村光伏的试点村,村民院落屋顶上随处可见的光伏板令人印象深刻。
夏日炎炎,下午已近4点,太阳照在身上仍有些火辣辣的感觉。贾秀敏院子里的一面墙上,安着红色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她擦拭一下显示屏,数字显示,当天她家的光伏发电量已有56.1度。“这几天阳光好,光伏就能多发电。”她开心地说。
2018年7月24日,这一天贾秀敏记得非常清楚,因为从这天起,家里的光伏发电正式并网了。
作为村里较早尝试光伏发电的村民,贾秀敏在自家屋顶安装10千瓦光伏板,一共36块,几乎铺满整个正房屋顶。3台电视、5台空调,再加上冰箱、冰柜、照明、做饭,要用电的地方真不少,但上个月家里的电费只花了22元。
白天可完全自发自用,多余部分再并网卖出,这几年,光伏发电究竟带来了多少收益,她都在家庭账本里一笔一笔记了下来。
2018年,2889.95元;2019年,4051.36元;2020年,7302.02元;2021年,11260.49元……她说,光伏发电得看天,能发多少电每年都不一样,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但整体上在不断增加,5年下来,已累计进账4.5万元。照这样的情况看,再过两三年可能就完全收回当初的建设成本。光伏发电设施一般寿命20年左右,之后再发的光伏电,就相当于净赚了。
作为北京市整村光伏的试点村,自2022年开始,前疃村全村大力推进屋顶光伏建设,试点打造零碳村庄,共建成光伏907.04千瓦,“十四五”期间还将增加900千瓦光伏发电能力。前疃村党支部书记贾旭峰说,像村委会大院、养老服务驿站等村里的公共建筑,屋顶已经率先铺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光伏发电由于波动性、随机性大,对村民来说,白天发电用不完,夜里却又用不上。随着光伏发电容量的快速攀升,光伏消纳问题给当地配电网带来新的挑战。为解决这一“痛点”,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启动前疃村零碳社区示范项目,于去年末率先在该村建成社区级“N+1”型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还配备了两台150千瓦时移动储能装置。
微电网系统可简单理解为一种削峰填谷的变压器,目前正在村里养老服务驿站一角运行。据工作人员介绍,白天多余用不完的光伏电,通过系统就能转移到移动储能装置,到夜里再通过这一系统,让移动储能装置放电,供村民使用。不仅如此,当10千伏电网出现故障时,移动储能装置也能派上用场,秒级恢复供电。
补白
光伏发电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根据测算,微电网系统项目建成可以100%消纳“十四五”期间全村新增光伏电量。每年光伏并网约144万度电,相当于200户村民一年的用电量。
“累计植树803.56棵,二氧化碳减排451.91吨。”打开手机APP,贾旭峰能清清楚楚看到村委会光伏当日和累计的发电量、收益,以及换算出来的节能减排数据。他告诉记者,光伏发电让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像村委会、养老服务驿站发电上网,一年收益大约有四五十万元。这对村里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有了这些钱就能更好地改善村里设施,也能让村民们的生活条件更好一些。
光伏进村·点位3
大兴区榆垡镇求贤村
传统大棚变得更智慧
光伏带来的改变,不仅仅是让村民家中用电更“绿色”,也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慧。
首都最南端,大兴区榆垡镇芦求路高速路口处,求贤村东北侧的中电农创谷-低碳生态产业园达800多亩。园区内,320个大棚分布在南区和北区,是北京郊区目前最大集中连片大棚。
曾经,这里是被淘汰的传统大棚,破旧不堪。如今,这里变身为智慧农业园区。在今年初公布的第三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名单中,该园区成为北京市唯一一个示范项目。
光伏发电正是其华丽变身的关键所在。中电投新农创(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祥玉介绍,园区利用大棚间隙建设光伏设备,既可以用光伏发电,也不耽误农业种植。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形成了能源与农业高效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园区里,一栋栋90米长、8米宽、最高达4.5米的白色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温室之间则是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设备,二者呈交替布局。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光伏设备分为两种:匀光型和追光型。匀光型光伏设备有20座,能用折射太阳光的方式,补充光伏板下方的光照强度。60座追光型光伏设备,可根据大棚植物的用光需求,调节光伏板方向,就像向日葵一样,可随着阳光角度的变化自动追光旋转、捕获、转化更多能量。最近一段时间,园区每天发电量约为两三万度。
补白
新能源融入了新农业
据介绍,改造后的大棚的“智慧”还体现在:后墙保温层采用先进的保温材料,在室外温度达到-20℃的情况下,可减少60%的加温措施的投入,且大棚内设有光伏补光系统,在连续阴天或光照不足的情况下,可对植物进行补光,提高生产效率。
“原来一个人只能管理一个大棚,现在一个人可以管理五个大棚。”孟祥玉表示。未来,园区将建成涵盖光电农业、植物工厂、储能、智慧能源供应等于一体的零碳、绿色、智慧、生态园区。
数读光伏
光伏发电进入扩大应用新阶段
2015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光伏发电由试点示范进入扩大应用的新阶段。
市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95.3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约5倍,年发电量9.1亿千瓦时,相当于25万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全市600余家工商业企业、300余所学校、2.5万户居民使用了光伏发电系统。
同时,截至2022年底,市财政局累计拨付分布式光伏发电奖励资金约5亿元,拉动社会投资额约3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7倍有效投资。本报记者 孙杰 文 白继开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