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桑雪骐
由中国消费者报社与阿里巴巴集团于日前联合发布的《电商消费维权指数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12月—2023年2月,随着稳经济各项政策和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落实落细,市场销售逐步回暖。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不同地区管控措施的时间差打乱了供货与物流节奏,导致本季度指数向上波动。
(资料图片)
市场活力回升,综合因素造成指数明显上升
疫情传播高峰期后,疫情管控措施优化后首个新春佳节,各地迎来了春节返乡高潮。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消费者不再大包小包地拎着年货回家,而是选择提前在网上购买年货寄到家里。其中食品、百货、服装等是消费者选购的重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7476亿元,增长5.3%,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8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个百分点。其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5.3%、4.0%、5.7%,均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网购年货减轻了返乡途中的负担,但因不同地区疫情传播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不同地区商家供货能力和供货速度等存在差距。疫情及春节月等因素导致的物流运力短缺也造成发货不及时、运输停滞、运力不足、派送不及时等问题,影响食品行业纠纷率环比上升45%,百货行业纠纷率环比上升61%,美妆行业纠纷率环比上升45%。
元旦、春节也是服装消费的高峰时期。基于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及“退货运费险”等保障措施,不少消费者愿意将服装网店当成“试衣间”,将同款服装、鞋帽等商品的不同尺码及颜色购买回家试穿后,留下自己想要的,其余商品退回。
七日无理由退货等网络购物保障制度,建立了一种在不见面、不沟通,没有前期现场感的情况下的网络交易信任,有利于激发远程消费行为的发生。但是,在春节月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导致服装行业纠纷率环比上升52%、鞋类箱包行业纠纷率环比上升40%。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2022年12月—2023年2月指数显著向上波动。《报告》显示,2022年12月—2023年2月总指数均值为211.1,同比上升89.2个点,环比上升127.7个点,整体在警惕区和正常区范围内波动。从指数趋势看,2022年12月消费指数直升警惕区,直至2023年2月稍有下降,整体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这是继2019年12月疫情突发造成指数陡然飙升至悲观区后,首次探入警惕区。
预计上述向上波动指标在下一季度将回落至正常值。
旅游市场快速回暖,优化服务提升消费体验
2023年,春节旅游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市场快速回暖的主基调。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国内出游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在旅游市场快速回暖的同时,关于旅游消费的投诉也备受关注。与实物消费不同,旅游产品等服务性消费具有很强的精神消费属性,容易在价格、宣传等方面产生争议,同时又具有较长的产品服务链条。
因此,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消费者组织和相关企业应加强联系和沟通,形成社会监督的“共享、共治、共建”机制;另一方面,面对消费者投诉,企业应进行精细化的复盘,追查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比如,今年春节期间,针对以往春节出行市场问题,飞猪升级春节服务,启动春节服务保障计划,推出订机票送防疫礼包,春运火车票无忧退,跟团游“五重出游保证”以及增加客服投入等多项服务举措,促使航旅行业纠纷率环比下降42%。
“蓝帽子”认知率低,消费教育亟待加强
疫情造成消费者对于保健品的消费需求激增。根据相关规定,保健食品必须在外包装上标注其特定标识,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但天猫健康提供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有77%的消费者不清楚“蓝帽子”的含义。
为此,天猫健康在过去一年间对平台产品体系持续进行改造,以推动“蓝帽子”的认知度提升,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比如上线专业内容与选购指南。针对老年人群体,天猫健康还上线了“蓝帽子拍立淘”功能,老人只要打开拍立淘对着商品外包装拍照,就可以识别这一商品是否为“蓝帽子”,并查看功能介绍和用法用量等信息;在杭州,部分小区联合头部保健食品企业举办“蓝帽子”线下换购活动,免费为老年人置换三无保健品,将“买保健品认准蓝帽子”的理念送达社区角落;联合商家、医生和实验室资源,在小红书、抖音、知乎等社交平台搭建教育用户的阵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