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回应,永远是我们体验和理解人文景观的一部分。
继庐亭位于灵岩山寺底部,为纪念印光法师而建,盖印光自号“继庐”也。亭内有妙真上人所写碑文,记录建成经过。我曾两次寻访。从未想到,那是一种力量,牵引着我。
(资料图片)
先生的提议开启了我的寻根问祖之旅。那个酷暑,横亘错杂的山路,百转千回。众里寻他千百度。想要放弃的那刻,冥冥之中的天意,我们邂逅了一位拄着手杖,慈眉善目,精神矍铄的老者。先生不经意地向老者问询,居然问对了人。老者自述是华师大教授,家住上海思南路。退休后,常年客居苏州,每天都在灵岩山上与老友雅集。老者了解到我是继庐亭捐建者后人,正根据父亲偶然提起的线索,寻访它未果时,欣然提议带我们去。在不抱希望时,老者就似及时雨,把希望浇成了果实。
循着老者的指点,我们从一条岔道,一路往下走。远远地,老者指着一座庙门,告诉我们,那就是继庐亭。原来,它真的存在,原来它一直都在时光的深处。谢过老者,我情不自禁加快脚步。仿佛是一场梦,如今,它真真切切地伫立眼前。
亭内有明旸法师所题亭额“继庐亭”,亭外山墙柱旁,是叶恭绰书写的对联,联语: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亭内,我找到了妙真上人所写碑文,碑文上记录了继庐亭建成经过,清晰地镌刻着太爷爷和爷爷的功德和名字。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我的手纹,努力接近和重叠着岁月里,沉淀出的慈悲、安详和宁静。冰凉的碑文,接通了手上的温度。时空交叠中,我隐隐触到了永不失传的温润。
第二次寻访是去年。紧张的工作之余,急需排遣放松。闺蜜载着我,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急行军。凭着记忆,来到灵岩山下。导航指向的路口,是另一条通道。那是一条长长的街巷,除了一家小店,店主慵懒地躺在门口竹椅上。上前询问,店主指着街巷的尽头,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一直往前走,就是继庐亭。
烈日炙烤着昏沉的大地,眼前的尘土地,显然很久无人问津。原本的入山门,人迹全无。是退回去,循着旧路?还是循着店主的指示,往前继续?此刻,感觉整个人快要被融化。咬咬牙,往前走吧!贴着街沿,走过布满尘土,铁索连环的曲折小巷。转角间,忽然间,闺蜜惊喜地大声呼唤我:“快看,前面……”抬眼望去,一座硕大的牌楼出现在眼前。牌楼对面,约莫几十级台阶上,继庐亭就在那里。
沿登山御道拾级而上,正对御道的第一座亭,就是继庐亭。山门式屋宇,确是灵岩山寺的头山门。得来全不费工夫。继庐亭用另一种方式,再次呈现在我眼前。那刻,我深切体会了辛弃疾“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欣然。
相较初见,再见继庐亭,已修缮一新。亭内洁净敞亮,不知为何,走进它,我一下子沉静下来。1941年,客居苏州的著名居士,我的太爷爷与灵岩山妙真和尚走到此,忽逢大雷雨,一时无处躲避。事后,太爷爷发心在此建亭,以方便行人。不久后病逝,托付爷爷建亭之事。1943年6月,亭子正式动工,中秋建成。这是独属的家族记忆。静静凝视碑文,回顾两次寻访的奇妙经历,原是有一种力量,那是情感的牵引!
情感的回应,永远是我们体验和理解人文景观的一部分。灵岩胜迹,到此齐心向上;山间寻“宗”,归来豁然开朗。一切细节,指向的是时间。脉脉然,凝望间。
待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何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