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行业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了,投资人的信心也在恢复和增强,已经离开的一部分资本正在回流。”在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的专访。饶曙光指出,社会各界对电影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电影人需要苦练内功,提升能力,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寻找到更多好故事、好内容。与此同时他指出,电影观众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培育培养更多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作为一个战略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实现我们电影观众不断的有增量。
(资料图)
谈及当下大火的ChatGPT类技术,他表示,ChatGPT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它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冲击我们传统的思维。我们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人脑自身的发展。“同时我想强调,电影是一个创意产业和需要想象力的行业,人工智能虽然在模型统计方面有优势,但是在创意、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还代替不了人。人工智能为我们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可以减少我们过去很多重复性和同质化劳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创意和想象力。”
投资人的信心在恢复和增强
新京报:影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大力支持,后疫情时期也就是现阶段,你观察到的国内影视投融资市场总体现状是怎样的?哪些板块尤其需要加强?
饶曙光:随着电影市场的复苏,电影行业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了,投资人的信心也在恢复和增强,已经离开的一部分资本正在回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在金融资本方面支持中国电影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影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电影行业自身也在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促进行业自身的内应外联,寻求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应该说中国电影差钱的问题现在正在逐步解决。
随着我们创作出更多高质量作品,尤其是头部电影作品带来市场的一个赚钱效应,电影投资也会得到很大改观,从而能够为电影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电影人需要苦练内功,提升能力,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真正寻找到更多好故事、好内容。
新京报:你对科技与影视行业的融合有哪些观察,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对于影视行业的促进作用?
饶曙光:电影本来就是科技化的艺术,互联网的发展包括一些新技术对电影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电影行业对于技术的发展也非常敏感,他们已经前瞻性地在关注技术的发展给电影带来的影响,并且有一些前瞻性的布局。
同时科技的发展还有很多未知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认识、去认知,不断观察,通过科技革命来实现电影的高质量的发展,为电影的繁荣和电影强国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力量,让科技成为中国电影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新京报:你觉得ChatGPT类的技术对于影视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饶曙光:ChatGPT对电影产业的影响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但它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冲击我们传统的思维。我们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人脑自身的发展。同时我想强调,电影是一个创意产业和需要想象力的行业,人工智能虽然在模型统计方面有优势,但是在创意、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还代替不了人。
人工智能为我们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可以减少我们过去很多重复性和同质化劳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实现更好的创意和想象力,那么我们就能够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实现与观众更大程度的共情共鸣共振,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观众基础。
电影观众要从娃娃抓起
新京报:你对于国内观众的影视消费特点有什么观察?未来消费趋势可能是怎样的?
饶曙光:疫情和互联网的发展对观众观影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我特别观察到00后的观众,他们是网络原住民,加上疫情影响,他们没有养成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这对于电影行业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需要前瞻性地研究这些问题,同时做好布局。观众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培育培养更多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作为一个战略性、长期性任务来抓,实现我们电影观众不断的有增量。
当然我们一直认为,有好电影就有好观众。但是我们今天也要考虑观众的变化,真正创造出更多好作品,用头部电影作品来养成观众观影的习惯。
新京报:观众日益多元化,电影品位也在不断升级,你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市场对多样性题材和受众趋势的应对能力?
饶曙光:前几年游戏分流了一部分观众,这两年短视频对观众的分流也非常明显。电影是注意力经济,我们需要创造更多好内容,同时我们也要有一些新手段新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我们的电影创作要适应科技、市场、观众观赏情绪的变化,与年轻观众达成更大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来赢得他们的信任。
新京报:近年来,中国电影处于文化输出的快速发展阶段,你对此有何看法?
饶曙光: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是电影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我们要苦练内功,学会用现代国际性的电影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我们也要讲好民心相通、人心相通的故事,讲好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这样能够与海外观众有更大程度的共情共鸣共振,那样我们中国电影就能够实现更好的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
新京报:中国电影市场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新导演、新演员、新角色涌现,对于新兴人才的培养,你觉得中国电影需要做哪些改变和创新?
饶曙光:中国电影在未来几年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电影新力量的不断崛起。这几年我们为中国电影新力量的崛起搭建了很多平台,出台了很多支持,包括我们一些知名的电影人也建立了工作室来扶持青年导演。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导演团队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除了我们之前熟悉的老导演和知名导演外,越来越多的年轻导演能够拍出高质量影片,包括高票房影片。而且在疫情三年当中,我们这些年轻创作人才真的是在苦练内功、磨剧本、运作项目,如果能够有更好的渠道,他们未来几年将会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带来更多活力和动力。
收入分账要进一步向制片和内容倾斜
新京报:作为影视大国,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存在哪些短板,如何面对这些短板,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
饶曙光:我们主要还是依赖于票房,相对而言国外电影衍生品、后产品的开发比较成熟,这方面我们还需要补课。同时我们电影科技的水平、工业化的推进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只是在一些头部电影企业和头部电影作品当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整个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科技化水平仍然需要提高。
我们的电影市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提升电影制片企业在票房收入的分账比例,进一步向制片和内容倾斜,只有我们的制片业强大了,我们的内容生产搞好了,有更多的好作品,我们的电影院才能够有更加稳定的保障和收入,才能够让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更加平衡和良性。
新京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未来几年学会将如何在中国电影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电影观众文化素养方面展开工作?
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正在与电影行业以及电影管理层密切沟通,我们主张要建立中国电影的评价体系,按照政治性、艺术性、市场接受和社会反应来建立中国电影的评价机制,也即一个可量化的评价机制,我们要掌握电影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我们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推进电影评论工作的前移和前置。我们要把电影评论工作前移前置到电影项目创意之初,贯穿电影创作和生产全过程,让电影的创意和想象力更加丰富,从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作品,实现中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这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有很多环节和板块,你最关注哪个板块,对未来电影节有哪些期待?
饶曙光:我对电影涉及的所有板块都有所关注。北京作为一个文化之都,观众的观影水平和层次是最高的,我们看到很多展映的影片都抢不到票,我们的电影论坛质量越来越高,话题集中度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其它板块包括市场板块、青年电影论坛板块,甚至包括电影公益发展这些板块,都有很强的针对性。电影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和电影强国的建设,需要有市场支撑,也需要有公益电影放映体系作为有效补充。我希望北京国际电影节能够成为高质量的电影节,能够在国际电影节体系当中具有更多话语权,更大影响力。
至于期待,其实我们在几次研讨会上也提出,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我们也需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场地,能够让电影人有更充分的交流。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孙文轩
编辑 陈莉
校对 付春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