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业进入“3%时代” 多家险企推出了各类新产品
8月1日起,依据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意见,预定利率3.5%的人身险产品全面退出市场。根据监管部门此前的窗口指导,从8月1日起普通型产品定价利率不高于3%;分红险产品定价利率不高于2.5%;万能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不高于2%。随着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进入3.0%时代,多家险企最近推出了各类新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友邦人寿、中意人寿、信泰人寿、招商信诺人寿等多家人身险公司的部分新产品已经上架,主要是终身寿险、重疾险等产品。
(资料图)
例如,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安盛世金越(尊享版23)终身寿险在交费期满一定年度后,现金价值按约3%逐年递增至终身。友邦人寿则推出全新的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友邦传世盈佳终身寿险(分红型)。
此外,一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新的重疾险产品,随着价格上涨,在保险责任上也有所升级,如重疾享有住院津贴、多次重疾最高赔付多倍保额、特定疾病额外赔付保额等等。还有的产品在保障人群上拓展了非标体,可保年龄范围也有所扩大,以吸引更多的投保群体。
近年来,我国人身险行业保费规模和增速开始下降,行业增长出现瓶颈。传统的铺摊子、扩机构等粗放式竞争策略已经难以奏效,推动保险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这既需要保险公司理性深入思考战略和目标,也考验着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水平。中国银保监会2023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推进保险公司回归本源和风险处置,坚决整治恶性竞争乱象,研究出台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和分类监管制度。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的生命或身体发生保险事故或保险期满时,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的保险形式。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伤害保险、健康保险三种。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保险标的损失的赔偿责任,而在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承担的是给付责任,不问损失与否与多少。为此,人身保险通常均为定额保险。
国家统一使用的人身保险基金,是靠投保人的按期缴款建立的。人身保险也是组织居民储蓄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投保人达到保险契约所定的年龄时,国家给他一定金额的款项等等。人身保险按照保险形式,可以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按照人身发生危险的性质,可以分为人寿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传统人身保险的产品种类繁多,但按照保障范围可以划分为人寿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保险。而人寿保险又可分为死亡保险(分为终身寿险、定期寿险)、生存保险、两全保险、年金保险等,健康保险则又可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护理保险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分析:
近10年来,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由6.27万亿元增长至超25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4%。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保险业保费数据。按可比口径,2022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7万亿元,同比增长4.58%。其中,人身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3.42万亿元,同比增长3.06%,发展较为乏力;财产险业务实现原保费收入1.27万亿元,同比增长8.92%。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人身险还是财产险,健康险增速均放缓,意外险成为唯一负增长的险种。据统计,2022年,健康险合计实现原保费8652.84亿元,同比下滑1.7%;意外险合计实现原保费8653亿元,同比下滑11%。
2022年度,保险业提供保险金额13678.65万亿元,原保费赔付支出1.55万亿元,同比下降0.79%。截止2022年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7.15万亿元,同比增长9.08%;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5.05万亿元,同比增长7.85%。
人身险市场未来展望
根据《中国人身险市场未来展望》预期,当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代末期达到7000-10000美元的临界点后,人身险渗透率将迅速增长,直到2040年前后。
在这一段时期,中国人身保险市场保费规模将以11-13%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在2040年代初达到美国的3倍。
2040年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0000-25000美元,中国人身险市场进入第三阶段。虽然渗透率的增长将趋平,但市场规模将在收入水平提升的驱动下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进一步扩张。到2050年,中国人身险市场保费规模预计将达到45万亿元人民币。
我们对人身保险行业进行了长期追踪,结合我们对人身保险相关企业的调查研究,对我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人身保险行业的前景与风险。
想要了解更多人身保险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人身保险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