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实习生 陈娟娟
(相关资料图)
“最大程度控制成本、最大程度组织群众、最大程度发放报酬、最大程度开展培训,大力推行无中间商赚差价的‘村民自建’。”6月13日,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在四川阆中召开,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为大家描绘了新时代“以工代赈富民兴村”崭新画卷,推动“以工代赈”由“赈济”向“振兴”提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南充“村民自建”项目占比达98%,群众角色从“给老板打工”转变为“给自己做事”。
从“赈济”到“振兴”,南充赈济领域更宽范围更大
南充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徐坚介绍,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持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项目资金,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当地群众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扶持政策。南充致力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推广以工代赈。以工代赈功能从“赈济”到“振兴”切换,对标国省要求,把握“赈”的核心要义,以工代赈范围扩大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和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
南充大力发动本地群众,搭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平台,让当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获得收入。抢抓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争项目,2022年以来全市累计争取中省以工代赈专项投资1.89亿元,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投资4.2亿元,在重点工程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个。
仪陇县张公镇党委书记罗欢表示,以工代赈项目建在群众家门口,建在了群众的心坎上,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了,项目建设质量更高了。
从“打工”到“做事”,南充大力推行“村民自建”
2023年2月27日,南充嘉陵区龙蟠镇丰乐院村迎来了一件大事,村里的“过沟涵管”改造、排水渠系清淤和水田土地整治项目正式开工,这个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建设项目,总投资447.69万元,完全是“村民自建”。项目的业主单位是丰乐院村村民委员会,施工单位是龙蟠镇丰乐园村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理事会。
嘉陵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成员钟霖介绍,丰乐院村这个项目将充分发挥“赈”的作用,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参与建设,帮助这些人提高务工技能,增加就业收入,同时加强项目监督管理,以确保“赈”的作用落地实处、确保项目“赈”出综合效益、确保“以工代赈”惠及当地的民生。
丰乐院村民告诉记者,村里以前很多项目,都是由老板承包了,他们就打不成工,钱遭老板挣起了。现在这个项目他们自己在建,每个月工资都打在卡上,在家门口把钱挣到了!
南充大力推行“无中间商赚差价”的“村民自建”方式,组建村民理事会、劳务合作社、施工队等,项目群众自谋、自定、自建、自管、自用,群众角色从“给老板干活打工”转变成“为自己做事”,探索形成了四川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新模式。
仅用21天,南充在全省率先完成“一卡通”平台发放以工代赈劳务报酬试点,建成“阳光审批、阳光发放、阳光监督”劳务报酬发放机制。“自己的项目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以工代赈让已脱贫易返贫等低收入群众“跑”起来,一大批从未外出务工的农村妇女、老弱劳力等群体通过务工获得收入。
从“普惠”到“体面”,当地群众更有尊严
仪陇县张公镇繁荣五社一位50多岁的村民表示,她过去挣钱都靠儿女,现在每个月打工挣两三千块钱,想买啥子就买啥子,有时候还可以补贴一下儿女,活得更有骨气。
阆中市五马镇东木门村党支部书记何朝利介绍,以工代赈修建产业路、山坪塘 、整治土地,提升了村上油葵、柑橘发展环境,群众的腰包鼓起来了,都很感恩党和政府,群众的工作也好做了。
南充将群众利益与特色产业紧密联结,让劳动者从赈济对象变成合格的建设者,南充以工代赈建一个项目,补一块短板;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
2022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的高坪区都京街道澜岭江花景区,49名群众领到劳务报酬48万元,35名村民成为景区长期工作人员,景区今年旅游收益比往年增长12%,村集体和村民得到可观收益分红。
徐坚介绍,以工代赈项目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应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要求施行。以工代赈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项目而项目,而是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普惠性质。“直接给当地群众发钱虽然也能解决生活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就业问题,结果却养了懒汉。”
去年以来,南充全市共谋划争取以工代赈项目45个、涉及中省投资1.89亿元,已带动4166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596万元。推广领域实施项目482个、涉及投资4.22亿元,推荐项目省级遴选通过率达94%。“十四五”以来,南充累计组织群众务工18604人、培训33924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1367亿元。
以工代赈的南充样本,主要是给当地群众提供通过劳动赚钱的机会,给他们活儿干,让他们勤快地、有尊严地赚钱,让他们更有幸福感 、获得感。(南充发改委供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