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亿年前,宇宙诞生之初的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是否存在,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谜团。我国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的化学遗迹,从而证明了这类宇宙中最古老恒星的存在,这对探索恒星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为了揭开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是否存在这个谜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科研团队利用位于河北兴隆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科研人员通过该望远镜获得的数百万条恒星光谱,发现在银河系晕上存在一颗质量大约为0.5个太阳质量的恒星,距离地球约3327光年,它的金属元素含量极低,符合理论上第一代恒星终结后孕育的第二代恒星特征。
(资料图片)
第一代恒星遗迹孕育第二代恒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邢千帆副研究员介绍,他们利用LAMOST(郭守敬望远镜)产生的500多万条恒星光谱,从中找出了镁含量最低的一颗恒星,获取了它的高分辨率光谱,与超新星理论模型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确定了这颗恒星中的这些元素来自260倍太阳质量的第一代恒星。
据介绍,第一代恒星质量可达太阳质量的140倍到260倍,属于超大质量恒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这类恒星存在于130多亿年前宇宙诞生初期,但是寿命只有三百万年左右,随后便会发生超新星爆发,孕育出科研人员们发现的第二代恒星。邢千帆副研究员形象地比喻这次科研工作就是,通过现存的第二代恒星的DNA,发现了其父辈恒星的特征。第一代恒星,它有很多“孩子”(第二代恒星),但是这些“孩子”里最长寿的这个恒星,能活到现在,寿命已经达到130多亿年。我们科研人员观测到了这颗“长寿”恒星,并通过对它的研究,推出它的上一代恒星的质量、性质。
银河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指出,下一步科研团队将通过LAMOST(郭守敬望远镜)的海量数据,来反演最初第一代恒星的不同质量恒星的分布,探索整个宇宙的演化历史和恒星的演化历史。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简介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网站资料显示,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是一架新类型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望远镜,即“王-苏反射施密特望远镜”。
它是由反射施密特改正板MA(大小为5.72米×4.40米,24块对角线长1.1米,厚度为25毫米的六角形平面子镜组成)、球面主镜MB(大小为6.67米×6.05米,37块对角线长为1.1米,厚度为75毫米的六角形球面子镜组成)和焦面构成。
球面主镜及焦面固定在地基上,反射施密特改正板作为定天镜跟踪天体的运动,望远镜在天体经过中天前后时进行观测。天体的光经MA反射到MB,再经MB反射后成像在焦面上。焦面上放置的光纤,将天体的光分别传输到光谱仪的狭缝上,然后通过光谱仪后的CCD探测器同时获得大量天体的光谱。
LAMOST应用薄镜面主动光学加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在曝光1.5小时内可以观测到暗达20.5等的天体,使其成为大口径兼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的世界之最。同时,采用并行可控的光纤定位技术,在5度视场,直径为1.75米的焦面上放置4000根光纤,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的光谱,使其成为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安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该站地处燕山主峰南麓,位于河北省兴隆县连营寨(东经7小时50分,北纬40度23分),海拔960米。LAMOST在大规模光学光谱观测和大视场天文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郭守敬望远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