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气象局持续推进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和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融入式伴随式全链条农业气象服务机制,不断提高气象服务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资料图)
在农业生产中,天气的影响举足轻重。目前,我市已建成多个农业小气候自动气象站,为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打药、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灌溉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在马集镇黑莓园,占地不到30平方米的农业小气候自动气象站正在监测着周边农田的气象状况,据介绍,这款农业小气候自动气象站是2022年9月建成的ZQZ-4型,高约10米,安装简便,设计小巧,是名副其实的“迷你型”。
马集镇黑莓园 张盼飞:
这个气象站是我们园区内预报非常准的,像今年这个雨水,来的很突然, 我们就通过这个气象站,根据它的预报,我们就能精确的知道它这个预报有多少量,尤其在采摘期的时候,我们就能合理的规划怎么采收。
2015年以来,市气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成立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开展联合会商、联合调查,不断提升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市气象局副局长 丁维新:
通过在示范区建设自动气象站和气象信息显示系统,开展赤霉病防治,稻麦全生育期服务等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为精准农事作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枣林湾聚源春茶场和马集黑莓园建设了农田小气候站,掌握农田温湿度。降水等常规气象情况,适时监测土壤湿度、辐射等变化。
近年来,市气象局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基层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在全市建成16套区域气象自动站、3个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示范点。
市气象局副局长 丁维新:
面向全市956个种养殖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手机短信直通服务,制作关键农时气象服务专报,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制作完成仪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十三五”以来,我市实现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一本账、一张图、一张网、一把尺、一队伍、一平台”基本能力建设全覆盖,建立了涵盖启动、实施、策略、留痕管理等环节的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规范。
市气象局副局长 丁维新:
近年来我市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联动响应机制逐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市583名网格员成为了气象防灾减灾的“神经末梢”, 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到村到户到人 。
END
融媒体记者:唐超
编辑: 亦亦
审核:徐昊晨
监审:王良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