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布莱顿学派
1900年左右出现的英国电影团体,是世界电影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学术流派。因起源于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莱顿,故而得名。“布莱顿学派”的代表人物大多为摄影师,如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詹姆士·威廉逊他们原为英国布莱顿地区的海滨照相师,深受卢米埃尔纪实美学思想的影响,但突破了其简单复制生活的局限性,同时吸收了梅里爱的美学思想初步提出了“通俗化”的创作原则。布莱顿学派一般取材于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劳动。在电影语言方面,最早采用了两次曝光、叠印等技巧,拍摄了大量魔术影片。此外还首创了简单的蒙太奇,第一次使用了特写。
【资料图】
代表作品为斯密士的《祖母的放大镜》《科西嘉弟兄》《在华教会被袭记》。布莱顿学派对世界电影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将英国电影推向了世界领先地位,《科西嘉弟兄》:先于梅里爱运用了叠印手法。
二、布莱顿学派的特点及影响
1.电影语言的继承发展
布莱顿学派的贡献绝不仅在于让电影展开广阔的背景和酣畅的奔跑,很多至关重要的电影语言都在这个小镇上被承接或者受启发,他们理所当然地将卢米埃尔影片中的背景拓展开来,并且熟练掌握了他和他的摄影师们开创的景深、移动摄影技法。
2.对现实性题材的开拓
就题材内容来说,布莱顿学派既不像卢米埃尔那样将人从自然中抽空,也不像梅里爱那样用人的幻想来填补宇宙,而是带有某种实在的关怀色彩,真正地让人成为电影的主角。这才是现实主义真正应该具有的品格。在布莱顿学派的电影中,我们能看到士兵、小偷、工人等各种带有下层标志的人物,或许这才是英国电影在历史上最珍贵的光辉。
该学派不仅重视对现实生活的体现,尤其对重大社会问题予以了充分的关注和表现。在表现形式和拍摄节奏方面,布莱顿学派给电影带来了早期蒙太奇,从而通过电影画面的有机组合,使得电影开始具备了属于自己所独有的叙事语言。该学派反对梅里爱提出的“银幕即舞台”的主张,反对在剧场中和摄影棚里记录奢华的舞台剧和营造虚幻的电影魔术,主张像卢米埃尔那样,把镜头对准社会、瞄准生活,在露天的场景中拍摄真实的生活片段。在“我把世界摆在你眼前”的口号下,“布莱顿学派”的主将们拍出了一些历史文献片和带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电影短片,对世界电影的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作用。
3.形式上的开拓和尝试
布莱顿学派对于世界电影的最大贡献在于对剪辑、时空、节奏的创新,他们的创作中对摄影技巧的探索特别是对特写镜头的运用,极大程度地揭示了剪辑技巧的潜能,为确保保证流畅性和连贯性,他们在电影中不断将镜头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切换,井遵守视线匹配等连贯性剪辑原则,从而进行复有节奏的剪辑,营造了大量的惊险场面。
三、代表人物及作品
1.乔治·阿尔伯特·史密斯
在《祖母的放大镜》和《望远镜中所见的景象》同一个场面里交错使用远景镜头和特写镜头的手法。这种在同一个场面里交错使用特写镜头和远景的方法乃是“分镜头”的原则,George Albert Smith就通过这一手法创造了最初的真正蒙太奇。
2.詹姆士·威廉逊
在第一次试拍外景影片之后就采用了特技摄影。他在还没有看到梅里爱的影片之时已经应用叠印方法,在根据大仲马的一部闹剧拍摄的影片《科西嘉弟兄》 (1898年摄制)里,为了将剧中人物分成两人,应用了这一方法。
对于画面的构图,不像梅里爱那样一定要使摄影机的视野和剧院舞台的框子趋于一致。1899年,他把亨莱的赛船情形拍成了七八个景,连续表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船只出发、竞赛中的划船队、在移动的船只上摄下来的观众等等景象;他这种简单的蒙太奇在获胜的船只到达终点中结束。1900年他再次用这种手法拍摄了义和团战争中的一个插曲,名叫《在华教会被袭记》。“英国现实主义先声”,开创“追逐片”叙事特征。
3.埃斯美·柯林斯
《汽车中的婚礼》“摇拍”、“移动摄影”和“反角度”镜头、“大特写”镜头,发展成为好莱坞经典情节剧的主要叙事语言。
参考文献
1.影视艺术技术系列教材 影视艺术导论- 孟中,李瑾编著 - 2010
2.世界电影史- (法)萨杜尔(Sadolnl,G.)著;徐昭,胡承伟译 -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198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