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北京、上海等地曾提出“9064”和“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者7%在社区养老,4%或者3%的老人选择入住机构。但是最近北京、青岛等地民政部门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这一养老服务格局已经发生改变,9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不到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并且失能失智老年人中八成到九成也选择居家养老。那么,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就成了养老工作的主要矛盾。老人们为何青睐居家养老?居家失能老人的需求又如何满足?来看记者在山东青岛的调研。
在山东青岛,82岁的王宝英老人自5年前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生活,近几年因为患有眼部疾病导致视力越来越差,不仅买菜做饭困难,因为看不清煤气灶,现在连烧水都成了难题。
(资料图)
王宝英老人告诉记者,因为子女住得远,一个人做饭越来越困难,她就每天中午从社区食堂订餐,早饭和晚饭凑合着解决,虽然一个人生活有很多不便,但是只要还能坚持,她还是想居家养老。
青岛市民 王宝英:早上我热袋奶,晚上剩了以后还剩下多少,熬一点稀饭凑合着吃点。还是喜欢在家比较好一些,我自己在家,我要写字我就写,所以说我也不愿意去养老院,但是也没办法,实在看不清楚非去不行,我就得去了。
96岁的孙维华老人每天坚持看书、上网,偶尔还炒股,这几年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伴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每天照顾老伴吃药,陪老伴聊天,两人相依为命。提到入住养老院,他最担心的是到了养老院以后夫妻俩就得分开。
青岛市民 孙维华:不愿意到养老院,到养老院怎么呢?我两个就要分开了。在家庭养老,一个家里经常能见面、能互相照顾,她要吃什么药我就知道给她分什么药。到养老院的话那就不好办了。
87岁的祝荣老人和老伴也选择居家养老,虽然自己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基础病,老伴也需要依靠助行器才能行走,但是如果去住养老院,他们舍不得离开子女和几个孙辈。
青岛市民 祝荣:在家里随便一些。你看照片那三个小孩,他们来爷爷奶奶家,尽量给他们买点好吃的,这是亲情。孩子总有调皮的时候,你要是到了敬老院里去,你去乱跑影响人家也不合适。
老人告诉记者,对养老院收费和服务质量的担忧也是他们暂时选择居家养老的理由。
青岛市民政局局长 车景华:青岛市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238万,其中失能失智的有10万人。这(10万名失能失智老人)其中我们统计有20%的进入了专业的养老机构,剩余80%受家庭观念、交通成本以及消费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仍然是青岛市老年人养老最主要的方式。
家庭养老床位让居家失能老人得到专业照护
面对这种养老格局的变化,作为我国第一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自2020年以来,青岛市也在调整养老服务业发展思路,不再追求养老机构床位的数量,而是着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设施、队伍、监管体系建设。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护和医疗服务双重需求,试点推出“家庭养老床位”。
青岛市民政局局长 车景华:家庭养老床位,它不仅仅是一张床,不是说老人家里某一张床就叫家庭养老床位,它实际上是一整套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比如说洗澡、理发、吃饭……这一系列的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老人在家里一个电话,专业的养老机构就可以上门为老人提供这些专业化的服务。
这是评估人员在对王宝英老人进行能力评估,通过综合评估老人的生活自理、基础运动等能力后,将老人的失能程度分为零到五级,根据失能等级享受养老服务优惠政策,王宝英老人被评为二级,可以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并享受6.5折优惠。
青岛市养老服务处处长 乔先华:我们政策规定在评估为被评估为2到5级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我们街道综合养老中心签约,成为护理型家庭养老床位的,可以享受价格的6.5折优惠。另外的3.5折部分政府是以运营补贴的形式补给了我们民营企业。
在青岛,参照专业照护机构的服务内容,根据老人需求将居家上门服务分解为六大类73项,服务内容还可以根据老人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增减,54家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人需求分配养老护理员、社工以及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
87岁的王宪君老人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他和老伴都被评定为三级失能,养老服务机构为他们配备了包括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康复师和两个护理员的照护团队。
青岛市是我国长期照护保险的试点城市,当地民政和医保等部门合作,将失能老人享受的长期照护保险和家庭养老床位服务优惠政策整合在一起,王宪君老人和老伴每周享受三个小时的免费上门巡诊、送药、生命体征检测、康复等服务。此外,两位老人还选择了每天三个小时的上门保洁、午餐加工、代购代办等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这些服务可以享受6.5折优惠,这样算下来,老两口每个月需要负担1900多元。
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 乔先华:家庭养老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相比,它的需求和供给对接得更加精准,我的需求是什么样,你就给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花的费用比养老机构可以说节省了三分之二左右。在机构当中要付床位费、餐饮费和护理费,那么在家庭当中至少床位费是不需要付的。
目前青岛市在138个街道(镇)各建成一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全部的社区、村各建成一处社区养老服务站,并全部免费交给专业养老服务企业连锁托管运营,形成了政府政策扶持下的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截至目前,青岛市已经有2.4万老人享受了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服务老年人100万人次,拉动老年人消费一个多亿元,基本满足了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家庭养老床位面临高成本、人员短缺等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家庭养老床位满足了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但是我国养老行业存在的人员短缺等问题也制约着这项业务的发展,并且跟机构养老相比,家庭养老床位还存在人力成本高、运营风险高等问题。
青岛市某居家养老机构负责人 孙海涛:在机构里面,我们1个护理员可以同时照看3个到4个老人。到了居家这里,我们可能会有两个到三个服务人员上门为一个老人进行服务,人员成本应该说是比养老机构要大很多。我们的工作人员在上门为老人服务的这个过程当中,交通风险我们是很担心的。
孙海涛介绍,作为青岛市第一批从事家庭养老床位的机构,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30多个专职工作人员大多是“80后”和“90后”,人员流动性大成为家庭养老床位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青岛市民政局局长 车景华:下一步,我们会鼓励引导青岛的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协调财政等相关部门支持,出台政府购买商业保险这种方式,积极推进养老护理行业特殊工种岗位津贴制度,提高岗位的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家庭养老床位由于有多项优惠政策,费用相对较低,老年人的消费需求也渐渐提升,目前城市地区家庭养老床位消费需求增长很快,一些服务机构已经实现从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到收支平衡的转变。但是在青岛市的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失能老人对于上门医疗、护理等服务的需求很旺盛,但是由于购买力弱、人力、交通成本高等问题,家庭养老床位的运营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另外,家庭养老床位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时间,但是专家也建议,对于重度失能失智或者24小时需要提供医疗辅助的老人,还是应该到养老机构享受更加专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青岛市某养老机构负责人 王亮:比如说长期卧床、有各种管道而且病情又不是很稳定的这样的老人或者失智老人,比较躁动的(老人)就需要到机构进行照护,一呼叫马上就到了。你要在家里,医生护士过去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说有些心脏病、脑血管病可能就要耽误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