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当街推倒母亲,遭路人怒斥!为何说“立规矩”要趁早?
育儿专家李玫瑾曾说:
“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他听不进去的。”
我深以为然。
【资料图】
父母如果不趁早给孩子“立规矩”,最终就可能遭到反噬。
16岁男孩当街推倒母亲,路人怒斥
8月3日,后浪视频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名16岁的男孩当街将他的母亲推倒在地,引众人围观。
有路人看不过去了,怒怼男孩道:“有能耐去外面使去,你还觉得你挺委屈吗!”
原来,男孩是因为要求母亲给他买手机,但被母亲拒绝,才发生了如此一幕。
知情者称:孩子爸爸在外地打工,男孩打游戏经常要充钱,还想要买个手机玩游戏,因此和妈妈发生了争执,争执过程中将妈妈推倒在了地上。
在路人的劝解下,男孩妈妈起来自己走了,男孩在原地仍悻悻不已。
网友纷纷表示:
“16岁了还这么不懂事?废了。”
“16岁都快成年了,怎么还这样呢!”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可男孩的行为固然不妥,究其原因,真的就只有男孩的错吗?
不舍得“立规矩”,就是在毁孩子
其实现实中像男孩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但父母的做法也值得反思。
记得我家宝宝小时候,幼儿园有个小女孩,每天都会不停地索要同学们的东西,看见她喜欢的,她就张口索要,如果小朋友不愿意给她,她就哭闹撒泼,闹得幼儿园老师们都很崩溃。
后来看到她妈妈的做法,我才明白这个小女孩为何总是如此。
这位妈妈不但不会因此批评孩子,反而是孩子一闹就给买,还会比从前买的更多,光铅笔盒就买了10多个,每天换着用。
每当老师建议她应该管教孩子的时候,小女孩的妈妈总是说:“她还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
可是长大了真的会好吗?
很多家长总是天真地以为,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身上的坏毛病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仿佛年龄可以纠正孩子所有的坏习惯。
可是你用点心仔细想一想,这真的可能吗?
孩子3岁时你都管教不好,凭什么到了13岁就会乖乖听你的话?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家长毫无原则的宠溺和纵容,才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变成了人见人嫌的“熊孩子”。
同样是发生在今年的事情,云南昭通的一名12岁的小男孩,因为沉迷玩游戏,被母亲没收了手机。
然后这名小男孩便在当街对自己的母亲拳打脚踢,动作非常凶狠。
即便如此,他的母亲也没有还手,只是不断地躲闪。
我只能说,这就是报应。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舍不得“立规矩”,可是,孩子越长大越难管。
等孩子长大以后再管教,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格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孩子就更加难以理解父母,更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甚至会产生暴力行为,而施暴的对象,往往首先就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一定要趁早给孩子“立规矩”,否则,你不但是在给自己将来找罪受,还是在毁孩子。
如何给娃“立规矩”?
“立规矩”一定要趁早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两岁到七岁是树立规则意识的最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在形成,更容易接受规则的建立。
孩子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逐渐能够理解大人具体的指令,但还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不要立太过复杂的规矩,也不要立太多的规矩,这时候的重点是培养规则意识,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必须得听家长的,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建议就从日常生活中的吃饭和睡觉做起,比如吃饭时不能玩玩具,睡觉时间到了就必须乖乖地躺在床上。
等到四至七岁,孩子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家长就可以试图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了,比如让孩子明白,在公众场合大吵大闹是不受欢迎的一种行为。
七岁后,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基本定型,是检验规矩意识的时候了,如果这个时候再管教,很难做到小时候那样轻而易举了。
温和而坚定,规矩就要执行
有些父母,看不得孩子哭闹,孩子一哭闹就心软了,把规矩忘得的一干二净,这样做只会破坏之前所做出的努力,把规矩变成儿戏。
规矩一旦和孩子商定,就要坚决执行,孩子在不满或者反抗时,父母千万不要心软,但要注意态度,要做到温和而坚定。
比如和孩子约定好了每次出去只能买一个玩具,但是出现孩子拿着很多玩具不撒手、甚至在商场撒泼打滚时。
作为父母,应该蹲下来先抱抱孩子,并且告诉孩子:
“妈妈知道你很想要很多玩具。”
“你很委屈对不对?”
先跟孩子产生共情,然后让孩子在怀里宣泄情绪,但无论孩子怎么闹,父母都要坚定地重复“不行,我们得遵守约定”。
一直等到平静后,抱起孩子看着他的眼睛,跟他说清楚之前的约定:
“一次只买一个玩具,要遵守咱们的约定。”
父母切忌当众打骂孩子。
父母的态度温和,孩子更容易接受,心理不会有创伤,也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父母的态度坚定,才能让孩子明白规则不会随意改变。
写在最后: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在家庭教育中,早些为孩子“立规矩”,
在长大后,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做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望子成龙之前,首先当个有智慧的父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