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到全国文明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3000多元增至3万元以上,村集体年收入从接近“零”增至上百万元……短短10年,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抓住产业兴旺的“牛鼻子”,构建“一点带四区”产业格局,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称号,一跃由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金秋十月,这个幸福感满满的村庄稻浪翻涌、瓜果飘香,一幅喜人的丰收图景:一栋栋居民楼矗立,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长廊、商业网点一应俱全,村民身处田园,又享受着和城里一样的现代化生活。但曾经,官营子村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2011年,官营子村有贫困户261户、746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1%,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为“零”,是典型的“空壳村”。
(相关资料图)
2009年,官营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庆年上任第一天,问报账员“村集体还有多少钱”,得到的答复是“1000多元”。这让张庆年很焦虑,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村集体经济搞起来。
2012年12月,脱贫攻坚战号角响起。阜新市将官营子村列为首批对口帮扶重点村,先后派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政府包村干部等常驻村里,与村两委班子一道打响脱贫攻坚战。
2013年,张庆年组织成立阜新首个家庭农场——庆年家庭农场,采取承包、代耕和入股等方式从村民手中流转耕地,划分为高效农业、花生、大豆、玉米4个种植区,并配套完善灌溉设施,购进大型农机具100多台(套),粮食产量平均提高50%以上,实现由“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的转变。
村党总支按“支部领办、集体建设、合作社经营、服务群众”的思路,创办家庭农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实施蔬菜大棚、特色种植、养殖、林果、电子商务等扶贫项目28项。如今,官营子村有高标准蔬菜大棚上千栋,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蔬批发村,蔬菜远销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全村1/3的农户专营蔬菜大棚,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上万元。2016年,官营子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人均年纯收入由3000多元增至3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万元增至100万元,固定资产从几十万元增至近亿元。
作为辽宁面积最大的县域,阜新资源众多。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彦鸿说:“立足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阜新县向改革求出路,向创新要办法,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有效激活全域资源要素,唤醒沉睡的资产。”官营子村大力推进“三资三变”,搭建土地流转、产业、综合服务和文化法治4个平台,唤醒村民的创业热情,使其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黏合剂”“动力源”。
土地是官营子村最大的资源。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土地流转平台,将820名劳动力从传统种地模式中解放出来,有了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利用流转后的集中连片土地,在村子四周打造东养殖、西杂粮、南林果、北棚菜4个产业,积极引导村民从事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让村民人人有事做、守家在地有钱挣。脱贫户姚东红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有4个蔬菜大棚,他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儿子和儿媳养了20多头牛,再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一年能挣4份钱,全家年收入超20万元。
官营子村整合要素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由村党总支领办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培训、品牌等服务,构建紧密融合、共享红利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产业兴旺让新型农业经济主体雨后春笋般涌现。全村有棚菜户230户、养殖户140户、种粮大户50户,占村民总数的65%,增收渠道日益多元。
2018年,官营子村建成5万平方米住宅小区,331户农户离开世代居住的砖瓦房,搬进电梯楼。官营子村把上楼农户饲养的牛、羊等集中到“东区”养殖小区饲养。新建6栋暖棚菜园和21.6亩裸地菜园,免费提供给上楼农户使用。在小区绿化带栽种500棵果树,确保村民一年四季有菜种、有果吃。
此外,官营子村配套建设了商业网点和农贸市场,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购买所需商品。兴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幼儿园,让“一老一小”都能得到妥善照顾。组建残疾人创业车间,为全村40名残疾人提供增收岗位。村民张晋发在庆年家庭农场当粮食质检员,家里还有1栋蔬菜大棚,再加上土地流转租金,一年能挣3份钱,全家年收入近10万元。他说:“住楼房、用自来水、逛市场,守家在地把钱挣,这日子过得真美啊。”
记者 王官波
关键词: 官营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