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眼下正值开学季,学子和家长们购买学习用具如火如荼。作为文具新宠,文具盲盒成为很多人的“心头好”,不仅学生们喜欢,家长们也希望通过盲盒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却发现文具盲盒种类繁多、各种系列数不胜数,而且暗藏的隐性消费“水很深”。
据观察,很多文具盲盒“隐藏款”抽取率极低,一些学生为集齐套装而重复购买,造成文具浪费。不仅如此,还有一些盲盒的趣味性已远远超过功能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玩文具而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反倒影响了正常上课听讲。为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对盲盒销售的内容、范围、形式和销售对象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文具盲盒,因其销售的商品为学习用品,销售对象是学生,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应该与其他盲盒产品有所区别。一是学习用品应以学习功能为主。尽管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具时不只注重功能,还希望通过学习用具来增加“惊喜”,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但事实上学习用具一旦添加了过多的附带功能,也就使其真正的功能退居其次,由学习用具转变为具有学习用途的商品甚至玩具,对学生学习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二是文具盲盒面对的学生群体基本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消费心理不够健全,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同学、商家及媒体等环境影响,更容易跟风消费、攀比消费,而且盲盒因“盲”带来消费刺激导致商品溢价,其定价远高于其中学习用具价格,很多学生为和同学比拼“隐藏款”大量重复购买同类文具,无形中造成浪费,同时也加重家长负担,免不了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因此,要针对文具盲盒自身的功能和特点,结合文具市场消费需求,加强对文具盲盒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并对青少年消费行为加以引导。具体来看,一要将文具盲盒功能由“玩”转向“学”。着眼于文具本身增加传统文化等内容创作,或者将一些地理、历史、天文、生物等方面知识与盲盒内容相结合,将盲盒找“隐藏款”的吸引力和学习内容相结合,寓教于乐,通过盲盒消费增加学生文化底蕴,提升学识素养;二要优化展示方式,对文具盲盒的内容和总体集齐数量加以说明和告知,如对文具盲盒种类、总体集齐数量加以限定,以降低重复购买率,同时也让学生和家长在购买前对盲盒支出有心理预期,避免盲目跟风购买;三要持续优化盲盒文具市场秩序。由于盲盒的“盲”点,一些厂家为牟取暴利将不合格产品、“三无”文具放入其中,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故应对盲盒文具质量严加把控,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对一些不法商贩自行“溢价”行为加以整治,净化盲盒文具市场环境。
不可否认,“盲盒”的“盲”给消费者带来新奇和刺激,但也增加了潜在消费支出甚至带来浪费。文具盲盒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学习用品,其主要功能不能因“玩”而被喧宾夺主。虽然在学习之余有玩的吸引力更能激发兴趣,寓玩于学易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或许是文具盲盒的初衷,但是二者之间的边界如何把握,尤其文具盲盒作为一种消费品,如何在开发和消费中把寓教于乐、盲而有用结合起来,是摆在商家、学生和家长们面前的一道共同待解之题。也正因如此,需要相关部门、媒体及行业组织对文具盲盒消费加以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使文具盲盒消费不再“盲目”。
(作者:依绍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