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享单车涨价“追”上公交车,还没追上盈利
共享单车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用户骑行费上调,继年初哈啰骑行卡涨价后,美团骑行卡近日涨幅也达50%。
(相关资料图)
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向上调整:7天畅骑卡由10元调整为15元,30天畅骑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90天畅骑卡由60元调整为90元。调整的价格与哈啰单车无折扣卡价格持平。
就在今年1月,哈啰单车率先将骑行套餐7天卡涨至15元,30天卡涨至35元。此外,多地单次骑行也已涨价。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第一财经表示,这次集体价格调整,对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企业要市场化发展,进入到深化运营的阶段。”
“这一次价格与其说上调,还不如说回归理性,”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同样对第一财经表示,之前为了疯狂扩张的价格战阶段一去不复返,“我的预判是最迟明年会有企业宣布盈利。”
普遍调价
在近日完成调价后,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7天、30天、90天无折扣价分别为15元、35元、90元;滴滴旗下青桔单车分别为10元、25元、75元。
但记者实测发现,用户界面套餐实际购买价格仍与上涨前的折后价保持一致,如在上海地区,平台会赠送红包,抵扣后7天骑行卡价格是6.8元,30天畅骑卡价格仍是18.8元,90天骑行卡为58元。
美团是三家单车企业中定价相对较高的,折扣后,哈罗7天、30天、90天的骑行卡价格分别是7.49元、15.58元和44.46元,青桔则分别是4元、12.5元和39元。
事实上,这不是共享单车第一次涨价。自2016年兴起以来,6年间共享单车已经历多轮价格调整,从最初2016年补贴大战的0.5元/半小时,到补贴结束后的1元-2元时代,如今在多数城市,1.5元/15分钟,4.5元/小时渐成普遍现象。
在收费规则方面,就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哈啰单车与美团单车均为15分钟内收费1.5元,此后每15分钟收费1元,相当于1小时4.5元。而青桔单车则为15分钟内收费1.5元,此后每10分钟收费1元,相当于1小时收费6.5元。
“补贴结束了,开始涨价了。”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对比公交出行,骑16分钟共享单车花费2.5元,比2元钱的公交还要贵。
共享单车解决了“通勤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前期扩张后,目前拥有大量受众群体,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3亿人,市场规模达320亿元。
不过,涨价后每小时逾4元的费用已经超过公共交通,是否会劝退部分用户,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
对此,丁道师认为,这种涨价和计价方式调整,是鼓励用户长期的、常态化的使用共享单车,而不是单次、随机的使用,这是共享单车企业的基本盘。
共享单车企业更希望用户能购买月卡这类套餐服务,从而获得一个比公共交通更低廉的价格,这样用户不会流失。
丁道师表示,通过这段时间的测算来看,真正有需求的用户不会因为涨价10%-20%就放弃使用,“每天成千上万的通勤上班族的需求,才是共享单车所要服务的核心的人群。”
回归理性
张毅认为,这次集体调整价格,对共享单车行业来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9年之前,大家在验证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共管共治和行业趋向稳定的阶段;第三阶段就进入了企业要市场化发展,进入到深化运营的阶段。”
对于企业来说,江湖已定,接下需要考虑盈利,这次调整也预示着企业不再是过去的引流工具,而是全面转向一个适应市场体系的盈利模式。
对此,张毅觉得可以理解,“因为一切的经济行为必须要考虑它的市场合理性,由市场来去安排和调配相关的资源。”
目前,共享单车行业内已实现“三足鼎立”,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共享单车订单交易指数,2020 年末青桔与哈啰分别以 42.5%和 37.6%的市占率位列行业前两名,美团单车位列第三,其他单车基本销声匿迹。
市场格局已初定,但截至最新财务数据,这三大企业也没有一家摆脱了亏损。
哈啰招股书显示,3年间企业累计亏损约48亿。截至2020年底,哈啰91%的收入来自共享两轮车服务(自行车与电单车),其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21.14亿元、48.23亿元、60.4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11.34亿元。
美团在2018年4月以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亦贡献亏损45.5亿元。美团2021年财报显示,共享单车业务与社区生鲜所在的新业务板块,全年亏损达384亿。
在滴滴2021年的财报中,青桔共享单车被划分进300亿的“其他业务”的亏损中。滴滴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全国约220个城市部署了520万辆自行车和200万辆电动自行车。2018、2019年、2020年来自该部分的收入分别为2亿元、15亿元和32亿元。
重资产、重运营的共享单车模式,存在着低毛利、高折旧的问题。在此次涨价中,美团给出的解释是“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哈啰此前涨价也提及原因是“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增加”,运维和折旧的确是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哈啰出行CEO杨磊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提供了一组数据称:一辆单车每日运维成本为0.3元,每天每辆车的折旧成本是0.6元,一共是0.9元。按照0.9元计算,哈啰每投放10000辆共享单车,每年就要花费约328万元。再加上共享单车经常遇到的丢失、严重损坏等问题,每年成本还会往上攀升。
据共享单车企业财报和招股书,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初始估计使用寿命一般为2至3年。
东兴证券研报分析表示,2019-2020 年间,哈啰单车的营业成本中近一半是折旧成本。2020年哈啰共享单车业务GTV(平台交易总额)约 58亿,而折旧成本就超过 25 亿。
此外,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近两年,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都在涨价,基本上涨15%-20%。原材料上涨的压力正在从自行车制造企业向下游传导。
丁道师对第一财经表示,共享单车平台是时候回归理性的、商业化的阶段了, “过去多年为了培育市场,补贴用户,企业烧钱价格战,出现了巨额的亏损,现在一方面人口红利见顶,另一方面各种运营成本上升,整个行业逐步回归理性,要回归一个各方利益可以共赢的商业轨道上来。”
“作为商业化机构,共享单车企业盈利是合理的诉求。”丁道师表示,这几年平台的运营能力提升,车辆停放摆放有序,故障率相比几年前也有降低。企业付出资金、技术、运营等提供了良好的用车环境,只有获得盈利,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
张毅认为,共享单车价格调整上来了,服务品质和安全也应该要同步跟上,否则与消费者预期的体验会相差较大。在新的阶段,共享单车行业需要在消费者、价格、运营平台以及政府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空间。
关键词: 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