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
欧洲央行专家认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将是一种具有潜在优势的跨境支付方式。
【资料图】
8月,欧洲央行官网发布了一篇题为《迈向跨境支付的“圣杯”》(Towards the holy grail of cross-border payments)的工作论文。论文称,CBDC可能成为跨境支付的“圣杯”,即跨境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其有潜力超过市场上的任何其他货币,包括比特币和稳定币。
前述报告由欧洲央行市场基础设施和支付总干事Ulrich Bindseil等专家联合撰写,不代表欧洲央行官方观点。
论文提出,跨境支付的最佳解决方案是一种能使跨境支付即时、廉价、普及,并通过安全的结算媒介(如央行货币)进行结算的解决方案。
论文描述了将如何在未来10年内找到这一最佳解决方案,并对每一种结算机制都进行了分析与评估,以发现可以显著改善跨境支付的方案。其主要提及的潜在结算机制包括:现代化的代理银行、新兴跨境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比特币、全球稳定币、通过跨系统和外汇换算层(FX conversion layer)互联境内即时支付系统、中央银行数字货币通过外汇换算层进行跨境互联。
2020年,G20将加强跨境支付确定为应该解决的优先事项。G20要求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以及其他标准制定机构进行合作,以制定加强跨境支付的路线图。Bindseil等欧洲央行专家认为,目前有必要采取有力措施以改善跨境支付。这是由于随着全球化进程,跨境支付数量预计将继续增加。此外,尽管数字化使跨境即时通信近乎零成本,但与跨境支付相关的成本并未显著下降。
据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一份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向海外汇款的平均成本为6.09%。“跨境支付是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核心,然而长期以来,跨境支付一直面临四项特殊挑战:成本高、速度慢、获取渠道有限和透明度不足。”金融稳定委员会(FSB)表示,“更快、更便宜、更透明和更具包容性的跨境支付将为支持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全球发展和金融包容性带来更广泛的好处。”
针对潜在的跨境支付结算机制,欧洲央行专家认为比特币“最不可信”,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比特币的工作证明机制(PoW)本质上是低效的。其次,其跨境支付的“相对优势”是监管的空白,但随着政府意识到这些空白严重破坏了相关监管的有效性,并支持将比特币作为主要的全球非法支付手段,监管空白将被会填补。第三,比特币甚至不适合作为境内支付系统,因为其购买力本身就不稳定。
报告还称,稳定币、传统代理银行和跨境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等可能在未来几年被进一步改善。但从公共政策角度来看,稳定币似乎比其他两种更有问题。
2019年,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将“加密资产”定义为一种主要依赖于加密和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的私有数字资产,将“稳定币”定义为一种旨在相对于特定资产或资产池保持稳定价值的加密资产。“全球稳定币(GSC)”则被定义为有可能在多个司法管辖区推广和采用,并有可能实现可观数量的一种稳定币。
报告指出,像稳定币这样的非互操作闭环支付解决方案存在不少潜在问题,包括可能引发隐私泄露问题、破坏金融稳定性和市场完整性,甚至威胁到国家货币主权等。
因此,欧洲央行专家认为,境内即时支付系统的互联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在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和即时交易方面潜力最大,更具有跨境支付的潜在优势。二者具有技术可行性,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通过避免少数市场参与者的主导地位来维持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开放的架构,并且不会对国家货币主权产生威胁。
此外,报告提出,前述两种解决方案都需要克服一些挑战,包括解决帐户的全球可寻址性问题等,并且需要在反洗钱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AML/CFT)方面取得有力进展,确保绝大多数跨境支付的直通式处理(STP)。前述专家还建议,开发CBDC的各国央行应在早期阶段就讨论互操作性问题,以确保未来跨境交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