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李春宇)盛夏时节,晚霞初上。在北京长安街,自行车俱乐部的骑行队伍与共享单车一道,成为街边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长安街路面宽敞,秩序井然。天安门广场、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晚上灯光亮起,夏风拂面,骑行在长安街上,能够同时感受到北京的古都韵味和现代气息。”北京一家自行车俱乐部负责人那亮说。
【资料图】
在长安街上,记者看到来往的夜骑队伍中有装备齐全的专业骑手,也有一身休闲装的骑行爱好者,有的是三五好友相约游玩,有的是俱乐部骑友组织的活动。
入门专业骑行需要装备。在朝阳区的一家专卖店,售价上万元的中高端自行车已存货寥寥,头盔、手套、车包等骑行配件同样销售火热。据该专卖店的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等各类车型的销售情况非常好,能够明显感受到“骑行热”。
“北京城区有不少骑行的好去处,二环辅路慢行系统就对骑友们特别友好。”那亮说,“二环路的自行车道有非常明确的标识,在路口、桥下等重点位置也有减速慢行提示牌,为专业锻炼、休闲放松、日常通勤提供了安全的骑行环境。”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北京目前已完成二环辅路慢行系统的优化改造工程,确保非机动车道宽达3米以上,打造“健步悦骑”高品质慢行廊道和“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鼓励和支持人们更多地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的方式出行。
朝阳区围绕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双奥之城”地标性建筑,为骑行爱好者精心策划推出了5条骑游线路,其中最长的有25公里,最短的有13公里。
在北京郊区,经常能遇到专业骑行队伍,同时还有随行保障车提供维修、餐食、医疗等服务。对于那亮和他的自行车俱乐部成员来说,最近几个周末俱乐部组织的京郊骑行活动,是他们最忙碌、也是最享受和难忘的时光。
从“夏都”延庆,到昌平大杨山,再到密云白河峡谷……那亮和队友们沉浸于沿途景色,每次京郊骑行的规模接近20人,其中最年轻的20岁左右,年龄最大的80多岁了。
“一路骑行,一路回望,看到骑过的蜿蜒山路,以及高低错落的山峰,让人心生喜悦和自豪感。”那亮说。
这个夏天,延庆围绕北京世园公园规划了不同主题的骑行线路,密云将推出环密云水库骑行线路,通州依托大运河等地标发布十大骑行线路……相继推出的户外骑行线路,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了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的骑行空间和场所。
专业骑行领域之外,共享单车在接驳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倡导市民绿色出行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市交通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市共享单车年骑行量达9.5亿人次,单日最高骑行量突破471万人次,自行车出行已回归城市。
“如果说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那么骑行则刚刚好。能够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大城市中找到一种自由的感觉。”那亮说,很多骑友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有的为了社交,但都是因为热爱才能一直坚持下来,让骑行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始终向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