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北京7月26日讯(记者黄鑫)在工信部26日召开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介绍,10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据介绍,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10年来,我国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由2012年的7.4万亿元、3.8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万亿元、6.3万亿元,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品牌数量从过去的10个增加到24个。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王伟介绍,2021年,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3%和74.7%,较2012年分别提高30.7个和25.9个百分点,一批智能示范工厂加快建成。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第三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的服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已达到48%。
10年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工信部已布局建设2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建设125个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蛟龙”潜海、双龙探极、C919试飞、“嫦娥”揽月、“北斗”组网、“九章”问世,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0多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关键词: 我国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