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动力电池回收概念多只个股延续了上周五涨势,超越科技涨超13%,宁波精达、天奇股份、迪生力涨停,光华科技、格林美涨超4%。其中格林美一度涨近8%,报10.34元;股价创今年1月初以来新高,市值逼近500亿元。
同时,电池回收企业杰成新能源也于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规模过亿元人民币,由中银粤财领投;光大控股、深圳龙岗金控、新意资本等机构跟投,跃为资本担任公司新一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杰成新能源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电池回收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资料图片)
有关报废电池后续处理及回收利用的议题也在刚刚闭幕的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收获了相当的热度。
作为全世界体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销一事上也已经持续耕耘了超过十年。2009年,随着一系列刺激及鼓励新能源车产销的相应政策的落地,中国开始正式步入新能源车发展快速路;2015年,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在资本市场的热捧与中国新能源车热销的背面,却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电池电动车搭载的动力电池的通常使用寿命为5至8年,即便从2015年开始算起,未来两年内也会有相当一部分电动车和随车搭载的动力电池要开始进行报废规划和相关的后续处理。
动力电池大会“回收利用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上对有关电池回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报告——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震坡在会上表示:未来5年内,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量将达到20至30GWh(或16万吨);到2026年,预计将退役超过142.2GWh(或92.6万吨)。
显然,上文提到的近期资本市场实际表现,结合会上的相关报告,已证明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风口属性——实际上,动力电池回收及再利用的市场规模,在未来会突破千亿元这一观点,已成为多家循环及回收企业在论坛会议召开过程中的普遍共识;而下游汽车制造商如宝马同时也表示,“循环经济”将成为主机厂未来几年的战略重点之一。
论坛上,也有嘉宾对为何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会在未来如此重要进行了解释。
“我国现在均摊的资源并不是很多,对于电池,要做到使用好、回收好、利用好”,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
目前回收再利用的实际现状已经对大环境提出了挑战。王震坡在论坛上介绍,截至会前,国家溯源管理平台只采集到2.2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报废信息,且有超过20%的车辆未带电池报废;与此同时,只有2.7万个被拆卸电池包的相关记录,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没有被移交到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处理。
论坛归纳总结了当前循环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电池回收产业面临“四低三难一缺乏一模糊”的现状。即“退役电池检测效率低、电池兼容性低、智能化水平低、绿色化能力低、退役信息及时获取难、综合利用企业回收难、电池健康状态评估难、一致性监测体系缺乏和交易价格不透明”。
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拥有电池回收资质的白名单企业仅有47家,梯次利用企业则有150家。然而,这些有资质的企业往往面临着无法与“野路子”展开成本竞争的劣势;正规上下游均无法盈利的现实,实际上也造成了报废电池流入不正规企业的问题加剧。
针对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具有“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的特点,不少参会嘉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鲍伟表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要进一步加强,共同打造梯次利用产品”。他表示,整车企业可以用数据共享,以租代售的方式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开发。他同时还补充到,如果电池能广泛地回流到(正规)上游,也有助于提升再生利用的效率。
在回收的具体方法上,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认为:“定向回收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格林美已与全球超过280家电池及汽车制造商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合作关系。”
关键词: 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