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气温已超37℃,知了正声声叫着夏天;崇明岛上,盒马的一座养虾基地内,一尾尾南美白对虾在室内养殖池里惬意游动。“活跃分子”不时蹦出水面,两拃宽的网也能轻松跃过。4年前硕士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陈伟,是基地养虾团队的一员。走在基地生产车间,他弯腰将“越狱者”们放回池中。
就在7月,经过陈伟所在团队的辛勤耕耘,第一批南美白对虾顺利“跃上”申城市民餐桌。随着“上海硕士团队攻克陆地养虾技术难关”上了热搜,也让原本安静的基地热闹起来。“这种养殖模式养出的虾虾壳更薄,出肉率更高,肉质更鲜甜,而且整个养殖尾水回用,耗水量不到传统养殖1/10。”陈伟笑着告诉记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虾工厂“机关”多
传统的虾是怎么养大的?乡间泥地上挖坑填水,把虾苗丢进去以后,养殖户往往都不会再进行管理。若是对产量有要求,就再喂点饵料,有条件的会增加一些增氧设备。这就不难理解,传统虾塘靠天吃饭。
在崇明岛上的养虾基地,南美白对虾游弋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池子里。别小看池中的水,这是团队历时两年多,用一定比例的淡水和盐卤调配而成“半咸水”,打造出虾最喜欢的生长环境。“盐度在千分之十到千分之十五,同时定期还会补充钙、镁、钾等元素。”陈伟透露。
池子边立着的管道,隐藏着养虾基地节能减排的秘密。车间的养殖用水,一部分通过“内循环”让养殖用水在车间内部反复利用,另一部分经过“外循环”的“人工湿地技术”实现尾水回用。“传统养虾模式下,养出一公斤虾需3.5-10吨水;而我们只需0.4-0.6吨水。”陈伟说。
池底也有“机关”,能让池中水在夏季保持在30℃,冬天在28℃。
益生菌唱主角
从池子里掬起一捧水,并非无色透明,肉眼观察呈现出淡褐色,这是这座基地的另一个秘诀:益生菌,不仅充当了水质的“清洁工”,而且还是南美白对虾的“营养师”。
虾也会生病,如果赶上对虾上市的日子,抑或是近几日虾价下跌要熬些日子,突然出现病害或者大量损耗,传统的做法是对养殖水体进行一定消杀处理,这种做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问题。而通过益生菌来调节,每个虾池都是一个生态系统,随意投放消杀类产品,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在生产过程中,曾有苗种携带病毒进入养殖系统导致几个批次养殖失败,生产系统重启。”要实现陆地养虾,显然不会一帆风顺,陈伟所在的10人团队也经历过失败——
为解决苗种病害问题,团队强化了源头管控。“和苗种大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做好苗种筛选工作,同时外购虾苗在进场前需经过苗场检测和自检,初步确认没有自带致病因子。”陈伟说着,把记者引到基地一隅,从池子里捞出的都是“迷你虾”。这是团队研发并自建的隔离检疫系统和病害检测实验室,外购虾苗“入境”后需要“隔离观察”,期间经过两次抽样检测分析,再次确认无病害后进入苗种标粗养殖系统。
进入到苗种标粗养殖阶段,会再开展一次检测,确认无病害后进入商品虾养殖阶段。“上市的虾规格在‘30头’,也就是30只虾重量在500克上下。”陈伟拿起一只虾向记者展示。这只“模特虾”异常活跃,三番两次从陈伟手中逃脱。
白灼味道鲜甜
“强排污、轻絮团、少换水、低能耗、高效益、绿色环保”,这19字是团队的核心技术路线。在崇明岛上,这群年轻人耐得住寂寞,经受了种种考验,为行业踏出了新的养殖解决方案,也愈发接近心中的理想。
值得一提的是,陈伟当年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正是《功能性生物絮凝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小伙儿把毕业论文端上了百姓餐桌!
据介绍,陆基型养虾系统的生长的周期在90日左右;若能合理利用虾苗“隔离期”的时间差,一年可以养五季。而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团队收获了一个好消息:直供的盒马门店由三家升到了四家。
“近期的‘小目标’是完成基地的二期扩建,二期建成后我们的运营模式也会越来越成熟。”陈伟笑着畅想未来,在基地里,团队自研的低成本智能投喂机也已开始工作,成员的生产力有望进一步得到解放。
“我们养出的虾,用最简单的白灼烹饪就可以激发出鲜甜的自然味道。”团队成员庄保陆自豪地说,他也是陈伟的学长。
将目光放得长远些,陈伟想把陆地养虾技术推广到活虾供应稀缺的内陆、北方地区,尤其是自己的家乡贵州。“出发”四年多,他还一直记着导师谭洪新教授的话:“我们一定要追求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