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渊
连日来,在长三角各地的港口、码头、船舶上,都能看到水运人忙碌的身影。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始终坚持港航一体化协同工作,同心战“疫”。上海组合港各单位一方面因地制宜、科学管控,严控疫情通过水路运输传播蔓延;另一方面,通力协作,协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统筹保障水路畅通,为实现“民生托底、货运畅通、产业循环”提供坚实保障。
“陆改水”保物资运输
近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公路运输无法发运,了解到该情况后,安徽省港航集团紧急开辟合肥—上海河海联运水运新通道,通过“陆改水”直达航线将首批385辆江淮汽车顺利发运上海港,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因疫情长三角公路运输受阻,部分企业生产物资运输遇到困难的情况下,长三角港航在长江沿线各港口开通“陆改水”服务,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重要生产、民生物资运输。
上港集团近日推出“集装箱陆改水”服务,优化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缓解上海港公路运输资源紧缺压力;江苏太仓港发挥与上海港战略合作优势,进一步畅通两港水上快速通道,推动苏州企业集装箱由公路集卡直运上海港改为在太仓港水路中转上海港。目前,沪太两港水上快速通道在两地享受最优的靠泊待遇和最低的收费标准,极大降低了水运中转成本;中远海运充分利用江海联运资源,在长江沿线开通“陆改水”服务,既保障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物资运输,也为外贸出口打通了内陆运输物流阻滞。目前,南京、扬州、张家港、徐州等地到上海实现了水路“天天班”。
据了解,《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实施三年多来,长三角地区港航管理部门协同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织密航道网络。特殊时期,长三角地区密集的航道网络,有力支撑了“陆改水”供应链的畅通,将沿河沿江地区的大量物资通过水路运输调运交易、走向世界。
保障海运口岸安全畅通
面对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巨大考验,上海组合港各港航单位履职尽责,全力保障上海海运口岸安全畅通,并积极畅通货物运输生命线。
中远海运与上港集团等港航单位加强协同联动,第一时间建立应急指挥机制,通力协作做好保障;上海港引航站200多名一线专班引航员持续奋战在一线,强化与长江引航中心的对接,尽力满足上海港及长江沿线码头船舶引航需求,服务港口生产。
上海海事局积极畅通船舶登记办理线上服务渠道,申请人可24小时在线申办船舶登记业务,全流程网上流转、不见面审批。此外,还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以及集容缺受理、先办后补、跟踪闭环于一体的船舶登记“远程办”模式,全力以赴助企纾困,自本轮封控以来,海事部门已远程办理船舶登记业务70余艘次。
为解决上海港水域往来船舶船员核酸检测的难题,长三角内河航道已迅速建起多个核酸检测站,浦东海事局主动联系医院与“海巡0102”轮联合组建“水上移动核酸检测服务站”,为辖区流动船员提供紧急核酸检测服务。
集卡运输事关物流链供应链畅通。日前,上港集团依托大数据平台紧急开发启用《上港集团防疫通行证》,并已在长三角地区互通互认,该平台可生成电子防疫通行证供驾驶员在手机端使用,显著提升集装箱车辆物流周转效率。为更好满足集卡司机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海港在8个集装箱码头出口道口处免费发放盒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