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韶葵 上海报道
“此前上海疫情已经反复有小半个月之久,社区隔离政策一直有的,但那时我们接到的通知一直是按楼栋管控。”许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3月28日以后社区出现短暂“瘫痪”的原因,“全面封控的通知没有,我们也都是按‘点控’做相应的预案”。
因为午饭后接受采访,许达暂时脱下闷热的“大白”。过后他还将再穿上“大白”,与其他物业人员一起在小区里消杀、搬运物资。当天中午,他和同事刚刚在社区门口卸下6吨蔬菜。
许达是世茂服务长三角区域事业群上海城市公司总经理,这是他在世茂滨江花园会所里打地铺过夜的第14天。
此前,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3月28日5时开始,浦东新区全区范围实施严格封控管理,期间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当天世茂服务长三角区域事业群上海城市公司收到了通知。
许达原以为只要按通知说的4天扛过去就没事了,没想到上海部分地区的封控管理一直持续至今。
正式封控那天,世茂服务紧急召唤员工回小区,但由于员工都不住在世茂滨江花园,最终80多名保洁只有46名赶回小区,同时回来的还有60多名保安、工程团队与客服团队等。而许达自己早已被封在家。
意外又接连发生。4月2日,因为有一名保洁人员核酸检测阳性,部分员工也进入紧急隔离状态。世茂滨江花园保洁系统陷入崩溃。
4月6日,世茂服务执行董事兼总裁叶明杰紧急召开视频全体会议,在全国各地区公司内部发起志愿者招募,发动公司员工一起帮助世茂滨江花园抗疫。自4月7日以来,世茂服务总部及其旗下长三角、海峡、杭州、武汉、福州、茂链科技、百思安电梯等公司组成百人队伍,分批次驰援上海,投入开展防疫工作。
五张通行证终于归队
世茂服务第一批志愿者4月7日到达项目的时候,许达还没能走出小区。自3月15日起,他所在的社区已被封控。
彼时,他已经拿到了浦东疾控中心开出的归岗证明,但是通行证没有统一标准,相关部门也没有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社区里的人员可以归岗”给出统一说法,居委不敢放行。
许达又在家里关了三天。这三天里,许达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焦急、焦虑。但他还是一边想办法“搞定”通行证,一边与团队线上讨论抗疫方案。
许达开了五张通行证才最终成行——先让世茂滨江花园所在街道开出一张返岗通行证,然后找到几个相关部门层层上报给许达家社区所在的镇政府。许达本人同时给镇政府出具一份承诺书,作为情况报备。最后,通过镇政府领导联系许达家社区的居委书记,就这样被困三天后,才获得放行。
许达顺利到岗时,全国各地过来支援的人已经陆续到位,但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对项目情况也不熟,而原有项目的团队已十分疲劳。尽管有经历过武汉疫情的世茂服务武汉中心城市公司总经理周曦作为防控专家在现场指导、担当项目防疫总指挥,但许多员工一开始仍“心里没底”。
周曦与许达前后脚到达项目,两人迅速达成共识,首先明确的就是工作人员的防疫要到位,“不能来一批人感染一批,那与病毒抗争就是无底洞”。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援沪团队带着防护服、手套、面罩、口罩、各种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奔赴上海。这批物资成为此次项目上员工防控体系的关键屏障。他们按照二级防控标准配置防护装备,团队安全得到了保障。可以说,为了降低员工感染风险,世茂服务不惜一切代价。
许达算了一笔账:一套“大白”装备150元,“‘大白’是完全封闭的,一天下来要吃饭、上厕所,也只能换下来。”许达说,全体员工只有在吃早餐的时候喝点水,然后一整天在10多度-20多度的环境下工作,整个人一直在“大白”里,中午回来吃饭的时候换一次‘大白’,然后下午工作一直到晚上再回来一趟,有时候晚上还要上夜班,平均下来大概是一天至少要换3套“大白”。
“我们成本管控都是到角到分的,但是这一次,光一套防护服,就是150元,还不包括所有消杀的物资、基础供应,以及紧急协调市政运走垃圾等费用”。
从4月8日起,许达就一直住在项目上。他一直没有告诉父母这件事,只是跟妻子说了一声就出门了。“毕竟在疫情期间,家里人总归会担心的”。不能让世茂滨江花园陷入瘫痪,是许达的唯一想法。
奋战6昼夜清运十几吨垃圾
世茂服务从各城市公司招募过来的90多名志愿者,在各自公司里都是中层管理骨干,虽然都没有经历过如此境况,但热情高涨,说干就干。他们在社区里同住一个个小隔间、打地铺、吃盒饭。他们很清楚,这次到上海,他们打的是一场社区“复活”的硬仗,做的是最基层最累的工作:清运垃圾、搬运物资、社区消杀等。
从浦东封控到许达到岗,时间已经过去近10天。这段时间生活垃圾堆积在楼道等处已变得触目惊心,异味扑鼻。疫情期间社区的感染风险也在加剧。
当务之急就是要将垃圾尽快清运出去。回想奋战6天6夜世茂服务团队终于把十几吨垃圾从小区清运出去这一幕,许达心有余悸:3000户堆了四五天的垃圾量,已经多达十几吨。
根据之前讨论好的防疫整体方案,团队第一步是第二天8点开始进楼,然后同步将垃圾往下清运,当天连轴转地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将散布于一栋栋高层内的垃圾全部清运出去,是一项苦活累活。在病毒环境之下工作,人的身体与精神都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压力。
清运期间,有一名员工还是扛不住了,身体出现脱水状况。4月9日晚上11点左右,物业人员从楼上清运垃圾下来,走到一楼的时候,其中一名员工突然发生晕眩,直接倒地上了。同事们连忙将其背回宿舍休息。那天气温有20多度,这名员工白天穿着“大白”,又不敢摘口罩喝水,身体一度进入脱水状态。
社区内的垃圾清理总共花了4天,再将垃圾往外运转花了两天时间。在6天6夜的垃圾清运过程中,住户们也不断产生新的垃圾,而外围市政人员也有感染状况或被封在家中,运力短缺。社区内一下子清理出十几吨垃圾,外部市政接收的运力不足,许达又忙着协调垃圾转运。
截至目前,整个社区累计清运垃圾出小区 88 车次(大车 30 车次、小车 58 车次),目前小区楼栋内及地库、园区垃圾全部完成清运。
接下来是防疫方案的第二步:整体消杀,每天定期两次有序消杀。“这样保证我们所有员工所到之地和业主所在的空间相对是安全的。”许达说,社区消杀原本第一天就要做的。不过这次情况特殊,先要解决垃圾“下楼”问题。援沪团队到达的第四天,服务团队才抽出人手对外部进行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团队抽调了十几人,分三组,两班倒,进行昼夜两次社区全覆盖消杀。抗疫工作进展顺利,得益于援沪团队与项目上原有团队合力做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抗疫方案:从垃圾消杀、清运,到核酸异常户的管控,再到整个空间的立体消杀,以及社区专用动线,比如说阳性的动线、留观点的规划,方案都考虑到了。
一天近万件快递:配送至凌晨二三点
身为90后,许达既是儿子,也是丈夫,还是一名企业管理层。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他也是员工们的好兄弟。与其他员工一样,许达每晚在会所的健身房和篮球场里打地铺、睡睡袋,白天一起消杀、搬运物资、清运垃圾。但他说,他感受到了更多人间温暖。
已经封控超过30天的世茂滨江花园,居委会、志愿者和业委会在社区自治上之间形成凝聚力。志愿者不仅帮助居委会派送物资和组织核酸检测,还在线帮物业疏导住户们的舆论,缓解居民被封在家里的压抑情绪;居委会则大量协调政府物资以及核酸检测的及时性,这对社区恢复常态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居委会原有三名工作人员,其中两名因核酸异常被隔离,只剩居委会书记一人撑起了政府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功能,封控以来他也一直住在社区,坚守工作岗位。
世茂滨江花园的住户里,不乏外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他们对上海的封控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但在足不出户的政策指导下,社区里仍有人坚持要出门跑步或遛狗,此时物业人员的压力指数是上升的。但也有居民给物业人员送水果、零食,甚至有一名业主在某天塞给了援沪团队一个2000元的现金红包。
“世茂服务在上海,尤其是在世茂滨江花园也服务了20多年,这个社区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有感情的地方。”许达预计疫情防控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他希望通过物业团队的努力,让社区尽早解封。
然而,还有零星新增阳性病例,小区一天不解封,物业人员就要在疫情状态下工作。防疫过程中,长期暴露在外的工作人员感染风险上升,也存在变成密接者的可能。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员工之间不产生交叉感染,许达此前将物业人员实行分割管理,3-5个人住一个空间。这样即便发生感染,一起隔离的人数也降到了最少。但在4月20日,援沪团队有个别人员核酸检测异常。一直以来小心规避,意外还是会发生。
常规时期的世茂滨江花园拥有物业服务人员306人,现在加上志愿者团队,也只有170多人。此前转去方舱的员工康复回来以后,按照防疫政策还需要原地观察一段时间,不能立即参与工作。
团队正面临持续减员下的工作压力。还能坚持多久?许达说,会一直坚持下去。目前已有一栋楼连续7天没有新增阳性病例,这对社区来说是一种鼓舞。
随着封控时间延长,许达面临的挑战源源不断。
比如,社区团购发展起来后,每天的运送量惊人,基本上每天有将近8000件-1万件快递。对于住户们急用的药物、中午点的外卖等,物业会在中午时段配送;剩余大量物资只能在傍晚6点之后开始配送,物业人员基本要忙到每天的凌晨2点,有时候要通宵。物业人员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超过6小时。
许达最近与居委会、业委会商讨建立疫情期间的社区秩序,他想呼吁住户:少团购。“物业对团购物资虽然会进行多次消杀,且每次消杀完后会静置6-12小时。但是也不能100%避免感染。”正面临减员压力的许达,目前最希望住户们在保证正常生活物资前提下,减少采购生活非必需品。
关键词: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