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清清 北京报道
对于制造行业而言,人才仍是重中之重。
近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新财年内部信中表示,产线工人等一线基层员工克服了外界因素导致的种种困难,为此,将其个人8000万元的公司长期激励奖金,作为特别奖励分发给这些幕后英雄。
据了解,这已是杨元庆第三次高额向一线工人分享个人奖金。在2012年和2013年,杨元庆也从个人工资中分别拿出2000万元,激励员工。
对一线员工的重视,也体现出包括联想在内制造企业及行业对招工的旺盛需求。据3月31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季就业市场趋势观察》显示,春招旺季以来,高端制造业招聘需求增长迅猛,招聘规模同比增长40%,各个细分领域普遍面临人才紧缺问题,平均薪资涨幅明显。
“制造业人才缺口常年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包括人口结构变化、收入水平变化以及制造行业人才未来发展等都是影响制造业招工的因素。
制造业用工缺口较大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制造大国。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0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具有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221个大项目工业产品当中位居世界第一名。
然而近年来,制造业招工问题也正在引发多方重视。今年3月,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连提两条中国制造业招工难相关建议,分别是“关于鼓励和政策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的建议”、“关于政策支持鼓励制造业吸纳更多员工就业的建议”。
在张兴海看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对国计民生、经济活动、就业、国家竞争力等各个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制造业领域内市场主体多,吸纳就业的层次覆盖高、中、低端,发挥着拉动就业的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对产业个人需求庞大。
当前,制造业招工情况并不乐观。有数据称,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国家统计局数据发现,2022年2月我国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累计值为6555.4万人,相较去年同期微增0.7%。此外,2021年10月至12月,我国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则称微降趋势,同比均下降0.1%。
在盘和林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增速下降导致劳动力缺乏,而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提升,也在客观上让进场工人越来越少。其二是收入水平的变化,当前制造业的收入水平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缺乏吸引力,而且制造业的工作环境不够优化,无法为年轻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盘和林认为,制造工厂不重视年轻人的未来发展,年轻人进场后的提升缺乏系统性安排,年轻人觉得没有上升空间,就会逐渐离开制造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则认为,部分从业人士对制造业存在就业偏见、对技术工人的职业身份缺乏认同也是原因。“认识上的偏差,叠加技术进步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逐年下降,破解‘谁来当技术工人’这个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多措并举。”
向高端制造业转向
一方面是基层工人招工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高端复合技术人才则相对匮乏,仍需进一步培育补足。
根据领英中国日前发布的《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人才超 60% 均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超 60%工作经验为 10 年以下,从业者主要来自信息技术与服务、计算机软件行业、通信行业等,与之相对,全球灯塔工厂技术人才毕业于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数最多,超 50%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超 61% 工作经验为 10 年以上。
领英中国研究人士分析称,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工程属性”平均较弱,人才学习能力强但经验不足,主要呈现“计算机+制造”为主的特征,即从计算机转型至制造相关企业。“相较于‘灯塔工厂’,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技能的‘软硬结合度’较弱,存在‘技能偏科’现象。”
面对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的路径,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也需要“有章可循”。
盘和林指出,在制造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是大势所趋,需要有序推进。“要引入更多技术,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提升自动化水平的确会降低制造业就业岗位,但需要看到,这也能客观上提升就业岗位的品质,为进场工人树立更高的技能壁垒。”
与此同时,应当给年轻人形成学习和提升平台,比如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学校学科对接车间,将工人培养为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工程师。“要让年轻人看到提升空间,而不是一辈子忙碌在流水线上。”盘和林表示,“最要紧的,是严格劳动执法,在用工上面,要遵照劳动法用工规则,保障工人权益。”
领英中国研究人士则建议,从政府层面而言,应当研判区域现有人才储备与数字化转型趋势的匹配程度,分层分类引入、培养未来人才;产业界则应当结合产业特点、加快以产学研协同的方式培养共性人才;企业则应当尽快引入新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进入数字化转型轨道,同时积极打造全球雇主品牌形象,增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此外,人才自身也应当加强数字化技能的学习与转化。
(作者:杨清清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