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缴翼飞 北京报道
以6G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目前各方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传统通信技术强国、全球领先的运营商和技术公司、相关研究机构都已加入6G研发的行列。
3月22日-24日,“第二届全球6G技术大会”在线上召开,会上专家表示,6G预期将在2030年左右开始商用,未来3-5年将是6G研发的关键窗口期。现阶段处于5G商用推进与6G研究布局的叠加期,6G将凭借更泛在的连接、更大的传输带宽、更低的端到端时延、更高的可靠性和确定性以及更智能化的网络特性,弥补5G技术的空间范围受限和垂直行业应用难落地的不足。未来还需要大力推进5G商用成熟和技术演进,为发展好6G架桥铺路。
全球加紧布局6G研究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布局科研项目等措施,推进6G创新技术研发。过去一年来,全球6G 技术多面突破,正呈加速发展趋势。
欧盟在提出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图后,又在去年12月宣布拨款2.4亿欧元推出首个大规模6G研究和创新计划;计划“在2028年实现全球首个6G商业用”的韩国政府,在去年6月宣布,在2025年前投资2200 亿韩元开发和标准化6G 核心技术;日本也已组成官民联盟,并计划在今年6月向国际会议提交6G国际标准草案;美国电信行业协会已成立“6G联盟”,统筹行业科技巨头推动美国在下一个通信发展周期(10年)内,实现6G乃至7G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在会上指出,目前6G移动通信处于孕育的初期,愿景需求尚未确定,关键技术未形成产业界共识,相关研究正处在百家争鸣的阶段,6G技术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愿景需要一个过程,而2022年是这个过程的关键一年。
中国一直高度重视6G发展。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最新数据,当前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8万项。其中,中国的专利申请占比达35%,居全球首位。今年年初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
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在去年6月成立未来研究院,致力于6G 基础研究。中国电信也与清华大学共同设立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将围绕云网融合、6G、人工智能、安全、量子科技等领域加快创新步伐。中国联通在今年3月的业绩说明会上也透露,正在开展5G-A和6G技术的跟踪研究,积极在6G业务需求与愿景、频率使用、高频通信、智能超表面、通信感知融合等领域进行研究。
中国6G有望在2030年实现商用
会上专家普遍预测,6G将在2025年左右启动相应标准化工作,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但目前公众仍有疑惑,5G技术的愿景尚未全部实现,6G的推进是否操之过急?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刘郁林指出,当前6G发展正处于愿景需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一是聚焦愿景需求研究,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二是加快关键技术创新,奠定6G发展技术基础;三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全球统一6G标准;四是统筹5G和6G发展,充分释放5G发展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表示,6G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高地,但目前仍缺乏创新性的技术积累,需要下决心做长期的颠覆性的原创技术研究, 同时还要铸牢5G的基础,推动中国5G网络及其应用的成功是6G研究的动力,需要从5G的应用挖掘市场,一些的技术也可以提前用到5G来检验。
对于未来的应用落地,邬贺铨认为,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在To B的行业应用。
“当前5G并没有针对To B的应用做重点的研究,而是将5G To C的系统架构和设备直接搬到5G To B,这样既不科学也不合理。”邬贺铨表示,6G因为频率高和带宽大,基站能够下沉到车间,中小企业都有可能在生产现场部署基站,所以工业互联网应该成为6G的研究重点,需要更重视低时延和确定性的要求,在架构和管理上提出创新的方案。
中国电信研究院移动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庆扬指出,目前5G在行业应用方面仍然在摸索和推进,最大的收获是增进了行业和产业间的相互了解,建立了初步的商业模式,产生了初步的规模效应。未来制定6G标准之前,需要思考6G在网络架构上如何满足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会上发布的总体白皮书《ICDT融合下的6G网络2.0》显示,6G的发展必然带来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ICDT)融合产业形态,形成以集成电路、基础软硬件为上游,以信息处理基础设施、能力平台和终端为中游,升级的To C、To B和To G应用为下游的产业新格局。
星地融合扩大网络覆盖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工信部最新数据,中国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142.5万座,今年还将力争超过200万座。未来6G网络应当如何部署建设,也成为讨论热点。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洪伟的看法是,最具革命性的进步将是中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后5G网络的融合。
目前,《“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将“加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列入升级工程,要求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支撑能力,构建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遥感、导航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邬贺铨指出,在地球表面移动通信的面积覆盖率仅有6%左右,近94%的面积还没有覆盖,但这94%的面积只占6%的人口,用传统的移动通信技术去覆盖显然是不经济的。需要整合已有的地面网络和包括低轨卫星通信在内的非地面网络,提供全球覆盖,为不发达的地区提供更好的网络连接。
中兴通讯6G接入网架构负责人、技术研究首席专家谢峰认为,从5G到6G,甚至未来的7G、8G,每一代都有巨大的投入,组网建设不应推倒重来,需要保持稳定的可持续服务能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平滑演进,至少是多路线演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