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恶意抢注商标的新闻近些年屡屡见诸报端。无论是知名人物姓名、社会热点词汇,还是企业在先使用的商标、品牌,都有被抢注用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恶意抢注商标问题备受代表委员关注,他们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商标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源头遏制恶意抢注商标乱象。
商标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是有价值的。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民众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日益重视商标注册和相关权益保护。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创业,我国不断降低商标注册申请费用(从2013年前的1000元/件,降低到现在的300元/件)。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商标注册量逐年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到2021年,我国商标注册量达到773.9万件,比2016年增长了一倍多。
不过,商标注册量迅猛增长并非全是好事,因为每年增加的注册商标中有大量“无用”或“无效”商标。这些商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企业注册的防御性商标。为了防止商标被恶意抢注及被山寨,很多知名企业不得不注册大量防御性商标,如小米除注册了“小米”“红米”外,还把“蓝米”“黑米”等各种颜色的“米”注册为商标;拼多多也申请了包括“拼哆哆”“拼朵朵”等在内的各种类似商标,数量达250多件。另一类是出于获利目的抢注的商标。尽管知名企业绞尽脑汁注册了许多防御性商标,但他们不可能做到列举穷尽,仍有大量傍名牌及山寨商标被抢注。此外,还有许多蹭热点事件、知名人物的商标被申请注册。数据显示,2021年,商标管理部门累计打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达48.2万件。
“无用”“无效”商标申请量激增及抢注商标充斥,不仅会变相增加企业商标申请成本和后续纠纷应对成本,也会消耗大量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破坏商标注册和使用秩序,进而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大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商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恶意抢注商标乱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难绝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商标违法行为违法成本过低。目前,我国申请商标注册的门槛和费用都很低,申请注册商标及商标转让时亦无需提交使用证据,这种漏洞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商机”。他们抢注多个商标,然后通过转让或打官司索赔获利,一条灰色产业链由此产生。而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即使恶意抢注商标行为最终被认定,结果也只是被不予注册或被判定无效,行政执法部门很难对其实施处罚,也不能阻止其再次在相同或类似商品及服务上重新注册相同或近似商标。
然而,商标抢注成功获得相关权益后,权利人却可以借此获得可观利益。在前不久引发社会关注的“青花椒”商标案中,拥有“青花椒”商标权的上海某餐饮企业将多地数十家餐饮企业诉至法院,理由是这些企业的店招、菜谱、菜碟中含有“青花椒”字样。上海这家企业打了十几场“维权”官司,大都胜诉,累计获赔30多万元。法律人士指出,商标维权获利颇丰导致恶意维权事件频发,暴露出恶意维权的灰色地带,也体现出现行法律制度对商标维权的引导和治理力度不够。
显然,要根治恶意抢注商标乱象,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针对商标注册“注而不用”现象,完善商标相关法律,明确商标使用原则,规定在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商标注册满3年时、商标转让和续展等诸环节中,要求申请人提供商标使用证据;加大对恶意注册商标异议、无效力度;设立恶意注册负面清单或数据库,将已被多次异议或无效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列入负面清单或数据库;设立恶意注册赔偿和惩罚制度,让抢注者对被抢注者给予一定的赔偿,并增加恶意注册的违法成本。同时,加强商标审查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协同,对于列入恶意注册负面清单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控人,由行政执法部门依据恶意注册惩罚制度予以制裁。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