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勺言 | 暴雷房企有没有公约数?
一勺言
最近在与朋友交流,这么多的上市房企的流动性危机案例,有没有公约数?
包括但不限于:
有没有地域特征共性?
有没有战略导向共同点?
有没有管理层面共通处?
大概率是有的。
但其中一个朋友说,暴雷的地域特征,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地域特征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明显。
「我认为,更深度的层面,还是企业战略的问题。因为,你总是能够在同一个地域中,找到例外的公司,比如粤系的碧桂园,闽系的旭辉,川渝系的龙湖。地域的本质,还是战略选择。」
对于地域特征的总结,你可能会觉得很像事后诸葛亮。
你看,如果没有融资端的五条红线的加持(央妈的三根红线 + 银保监会的两根红线),大概率,暴雷的结局,会进一步往后推迟,今天我们谈这个话题,更无异于杞人忧天。
如果把五根红线理解成外因,那么,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外因就像天气,大家都在经历,省略不谈。
那么,在内因里,有哪些共同点呢?
1,闽系、粤系、川渝系房企是本轮暴雷的重灾区,似乎在强烈暗示,地域特征一定存在。
路径依赖是人的本能,房企的管理层在全国化时,很容易以大本营市场与发家城市的思维,来看待其他市场,结果,大把的钱投到不熟悉的城市与市场,现实却很骨感,风格、玩法与水深,完全不同。
房企管理层在心理上,要么心存侥幸,要么不够敬畏,最后,骤然失速。
这部分内容不展开说,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总部的诅咒一文。
2,大本营市场的坍塌,加速了危险程度。
大本营市场的坍塌,尤其可以用来解释,中西部房企在扩张后的流动性难题,比如河南、川渝、武汉,等等。
以武汉为例,武汉疫情后,整个市场遭遇重创,为了缓解疫情后的财政问题,武汉市在2020年大量在城市核心区供地,导致2021年市区大量项目入市。虽然武汉楼市长期是一个超高产能与超高交易量并存的市场,但是,大量的供应,还是让房价步入调整轨道。
如果你是一家武汉的房企,正好在2020年你启动扩张,刚走到半路,突然发现,大本营的输送机制出问题了。
具体都有哪些房企中招,对号入座,欢迎大家文末留言,发表意见。
这一道理,同样适合一众河南房企、安徽房企、川渝房企。
3,在时间线上,暴雷根源可集体回溯至2017—2018。
2017年-2018年,可谓是中国楼市最后一波加杠杆的年代。今日暴雷的公司,都可以在那两年找到扩张的影子。
匠朴研究所做了两张表。
里面可以看出,2017年开始,多家房企在进入城市的数量与项目的数量上,基本上都集体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
这一波最后的加杠杆,到了2020年,与两件事迎头相撞。
其一,全国性的限价;其二,住房按揭款的额度收紧。
这两件事情,尤其后者,打破了开发商的扩张模型,迫使它们在最近的一年多来,不得不面临一个极度陌生的局面:
按揭款的回笼,变得越来越慢。
在形势下,这其实不难理解。由银行提供的按揭贷款,本质上是个商品。银行肯定优先投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及更高出价的地方。
一位地产朋友对我说,早在去年上半年,他们就发现,银行在悄悄地调整按揭贷款额度在全国各个省的分配。
「首先,降低中西部的贷款额度,把额度留给东部;其次,抽调东部三四线城市的额度,向省会城市集中。这一调整,甚至包含了开发贷。」
4,布局三四线的开发商压力最大。
在最后一轮加杠杆扩张中,大家普遍的选择是,下沉三四线。
为何选择下沉三四线城市?逻辑也容易理解。
同样10亿元,只能在一二线拿一块土地,但是却能在三四线城市拿三四块土地,货地比突出,天然适合加杠杆。
然而,开发贷与按揭贷款进行集中度管理后,这两根红线影响最大的就是这类下沉扩张的企业。
大结局的区别仅仅在于,谁撤退的早,谁断腕断的最坚决。
有朋友会问,那碧桂园为何避身事外了?
坦率来说,碧桂园今天的局面相对不错,是因为这家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非常敏感,对现金流的重视程度甚至高于利润,利润是可以亏一点,但现金流不能损。
所以,一般碧桂园去一些城市,首先都会跟当地政府进行谈判,你得跟当地的银行进行协调,优先保证自己的贷款额度。
很多房企下沉到三四线,它只看到了地价便宜,货值高,不限价,以及预售条件宽松,但是,它忘了一件事,银行的按揭额度随时会收紧。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不能苛责开发商。2016年以前,开发商在三四线城市从未遇到这种问题,那个时候最大的问题,不过是客户需求的大小。
5,并购成为毒药
另外一些今天压力重重的房企,虽然未必适用于以上四点,但是,它吞入了另一种毒药:并购。
事后来看,对资产的尽职调查,不够严谨,测算失败,预期中的货值与消化速度,大大慢于预期,其中沉淀的大笔资金,在外部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进一步杀伤了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这里就不一一对号入座了。
6,地产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面临反思与质疑。
至少三位地产朋友对我说,地产公司暴雷,背后还有一个人的因素。
尤其是在一些黑马型的公司,部分职业经理人在公司最缺钱的前夜,不合常规地突然对外支付大量工程、材料付款,导致宝贵的资金没有发挥缓解流动性的最大功效,一定程度上误导、恶化了公司的资金盘面。
而之所以超常规运作,不是出于契约精神,而是内外其手,关联交易。
加上房地产长期存在的投资灰色地带,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房地产行业,职业经理人呈现出一个「末路狂奔」的状态。
这种状态之所以肆无忌惮的存在,是有客观环境的。要么,一些老板急着扩大规模,被做大的欲望驱使。要么,一些老板要退居幕后,交接棒给二代,二代提拔置换了一批职业经理人。
它最大的后果是,一小部分人污名化了整个职业经理人群体,促使今天暴雷或准暴雷状态的地产老板,从内心开始反思:
房地产行业真的需要职业经理人么?
职业经理人就是对的么?
在能力与忠诚面前,是否忠诚更为重要?
这三个反思,不管老板最终的答案如何,偏向于哪个,看到本文的你我,都是最终的受害者,因为,我们在公司里需要为越来越贵的信任成本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