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买什么基金?
买个奢侈品包包它不香吗?”
2月16日,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开始涨价,品牌颇受欢迎中号NEVERFULL手袋由1.2万元涨到1.44万元,涨幅达到20%,是此次涨价最高的品种之一。而在前几年,这款手袋的价格还在9000元左右。
定期涨价是奢侈品品牌维持“身价”的做法,近年来部分品牌涨价频繁。香奈儿去年11月就曾涨价,今年开年部分款式再度涨价。过去3年,香奈儿部分产品价格涨幅高达60%。
尽管如此,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城市的奢侈品专卖店门前依然大排长龙,在一些年轻人眼中,随着二手市场的发展,这些定期涨价的奢侈品成了“硬通货”,具备“保值增值”的能力。在社交平台和一些自媒体上,也不断有依靠奢侈品“成功理财”的故事。
买包真能理财吗?
难!
记者走访了部分二手店和消费者发现,受限于品质品类、变现渠道、保存品相等条件,想靠买奢侈品“理财”其实很难。在一些时尚从业者眼中,消费者盲目“追涨”心态有关,也让原本该富于创造力的奢侈品品牌近年来不断重复自我。
2月13日下午,前滩太古里路易·威登临时店铺门前排起的长队,绕了这个花朵形建筑半圈。“明天就是情人节了,想来想去还是送个包实惠。”28岁的市民历先生和妻子排在队伍中,准备买一款价格约2万元的包。
一个只能装手机、口红等小件化妆品的包开价2万左右,竟被称为“实惠”?在一些消费者看来,一方面奢侈品品牌具有社交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二手市场的发展,这些商品还具有保值性。历先生的太太曾在社交平台上刷到,有人整理了近5年买的包拿到二手店变现,由于品牌近年频繁涨价,这几只二手包卖出的价格竟比买入价还高,“算下来年化利率竟然达到9%。”
不过,终于进入门店的历先生夫妻并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包,一些热门款式也宣告“断货”,要等待一个月以上才能买到。“涨价”和“难买”是奢侈品维持“身价”的惯用手法,也被认为是“保值增值”的“底气”。
前滩路易威登店门前排队的顾客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理财属性的物品首先要有变现渠道。奢侈品专柜不会回收普通的二手商品,消费者变现渠道只有放上二手交易平台或卖给二手店铺。“个人要卖掉奢侈品包太累了。”在上海一家化妆品公司工作的杨斐去年曾把此次路易·威登涨价幅度最大的中号NEVERFULL手袋放到网上,“来问的人不少,按他们要求细节图、小视频拍了很多,半年还没成交。”有人跟她讲价,说个人发布的二手商品可信度低,想要成交价格打到5折以下。
如今,上海街头二手奢侈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记者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奢侈品进入二手市场几乎没有“保值”能力。在浦建路上一家二手奢侈品店,爱马仕、香奈儿和路易·威登的二手包被整齐地陈列在货架上,爱马仕的包还被塑料软壳包裹起来;在巨鹿路上一家二手奢侈品店,成排的香奈儿被陈列出来,爱马仕则放在上锁的玻璃柜里,其余品牌则堆在角落。“二手奢侈品包括珠宝在内,能保值的基本只有金字塔尖的两三个品牌。”业内人士介绍,某市场价格近2万元的奢侈品牌包,即使成色很好,二手回收价也就落在3000元左右,“因为几乎卖不动”;而某品牌的黄金手链,原价15万元左右,二手价直接变成6万元,“奢侈品的价格最大的成分就是品牌溢价,但是进入二手市场这一因素就要大打折扣。”
据介绍,即使选对了品牌,能“保值”“增值”的款式也非常有限。业内人士以近年频繁涨价的香奈儿为例,该品牌专卖店销售的既有“经典款”也有“季节款”,经典款进入二手市场的价格会比季节款高得多。材料、颜色也对二手价格产生影响,该品牌的黑色牛皮质地搭配金色扣的款式价格会比其他颜色高得多,“如果是什么粉红、淡绿,购买时价格跟黑色差不多,二手价格能相差一半。”
即便如此,该品牌招牌的大号2.55手袋,几经提价后目前售价达到6.75万元。但即使保护得极好,进入二手市场目前价格也在4万元以内。
“如果是在多年前4万元以内价格买进,
勉强可以说保值;
但那时买进用到现在已经旧了
哪里还能卖出高价?”
被认为“保值”的“经典款”仍难保值
而一些数字上看起来“增值”幅度颇大的二手奢侈品,事实上并不“保值”。在巨鹿路上一家二手奢侈品店,一只原价不到10万元的爱马仕包,二手价格达到了17万元。但据介绍,尽管品牌从不承认“配货”,但要买到这只包还需要买入大量其他商品,实际总花销要超过25万元。
“时尚从存在开始,就是给大众编织的一个美丽的梦,现在这个梦的美好程度急剧下降。”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和学习广告导演的双人时尚博主“AHALOLO”的话引起不少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共鸣。在他们看来,类似奢侈品具有“理财功能”这样的论调,吸引大批原本不属于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冲击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一个包的价格动辄数万元还要排长队、靠抢购,我们真的富裕到这种程度了吗?”AHALOLO也直言这样的消费与所谓的品牌历史与文化无关:“不知道花这么多钱买社会上别人对你的认可度,这种虚荣心能维持多久。”
另一方面,所谓“理财”“保值”带来的大批消费者,也让品牌更愿意生产销售已经成名的“经典款”而不是持续创新。香奈儿的2.55诞生于1955年,爱马仕的铂金包则设计于1984年。但只要维持这些产品的高价并不断吸引新的消费群体加入,这些产品就会被一再重复。近年来,许多奢侈品牌的“创意总监”被称为“产品经理”,设计能力和产品质量每况愈下,AHALOLO戏称“品牌持续摆烂,在座都有责任。”
“奢侈品消费的焦虑仍然在被制造,还会有别的理由被编出来证明这种消费的合理性。”在业内人士看来,与其自己骗自己买奢侈品是“理财”,是购买“历史和文化”,不如多读几本东西方美学史的书,“或许这样更能理解奢侈品牌所标榜的‘风格’究竟是何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