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集中”供地新政落地一年 房企投资力度分化

2022-01-22 06:04:04 来源: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陈婷 赵毅 深圳报道

2022年1月18日,随着宁波第三批次土拍的收官,2021年的集中供地也正式落幕。

回顾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无论是拿地端、销售端,抑或融资端,均出现不同以往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是“两集中”新政落地的第一年。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50家代表企业在2021年中出现一波拿地高峰,随后市场趋向理性。2021年12月,因多地完成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企业年底普遍加码补仓,土地成交出现翘尾攀升。

事实上,2021年上半年,土地交易市场一度火热。一家深耕大湾区的中小房企投拓总经理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1年一季度的土地拍卖热度非常高,所以那时候在一些区域我们会选择主动放弃。”据该人士介绍,其所在的房企虽深耕大湾区,但彼时因广州热度过高,公司决定暂时放弃该城市的首批“两集中”供地。

不过,上述热闹的景象并没有在2021年下半年延续,房企整体拿地变得愈加谨慎起来。

在整体表现较为低迷的情况下,仍有部分房企在2021年的投资保持相对积极。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在集中供地的22城,国企在三个批次中拿地合计占比超过60%。其中,在厦门、广州、深圳的拿地占比均超过75%。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2022年第二轮集中供地或是企业拿地窗口期,但企业间分化会持续,投资主力仍将以央企国企为主,大部分民企仍应保持谨慎的态势,地方平台“托底”之下通过合作开发增储或是“良药”。

央企国企拿地占比增加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拿地金额与面积TOP100榜单”显示,2021年,TOP100企业拿地总金额为25377亿元,同比下降21.5%;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金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45.1%,与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8.9个百分点。

其中,碧桂园以1397亿元拿地金额、4017万平方米拿地面积夺得双料“第一”,万科、保利发展分别位列拿地金额榜及拿地面积榜的第二、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20年,2021年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的拿地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00%;深圳地铁集团、武汉城建集团、越秀地产、厦门国贸的拿地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50%。分析指出,央企国企信用状况良好,开发模式追求稳健的经营策略,资金实力跟民企对比优势明显。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总体来看,央企国企可谓 “全年无休”,始终是土地市场“生力军”。

分阶段来看,根据CRIC统计,2021年,百强房企在首轮集中供地的拿地金额超过9200亿元,而在第二轮集中供地拿地金额骤减至3400亿元左右,降幅高达63%。按企业类型来看,民企的降幅最大,央企国企在第二轮的拿地金额较第一轮下降 42%,民企的力度收缩幅度则高达83%。

具体而言,区域深耕型房企、规模房企在首轮集中供地表现较为积极,而第二轮、第三轮集中供地中不少民企选择“隐身”,国企和地方平台公司成为拿地的主要力量。

比如在深圳的首轮集中供地出让中,供应的宅地仅有6宗,却也还是吸引了超过20家房企参与。当日竞争最激烈的是西丽一可售型人才住房地块。原本,市场预计该地块或大概率被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竞得,但最后变成万科特建发联合体与龙光的争夺战。最终,经过超150轮举牌,历时近120分钟,该地块被龙光拿下,溢价率高达44.96%。

再如广州首批“两集中”出让土地于2021年4月26日至4月27日连续两天共六场集中拍卖中,实现成交总金额906亿元,共出让42宗土地,规模和热度可见一斑。经过两天鏖战,已出现几个“地王”。

而就在第二轮集中供地中,根据克而瑞数据,民企的投资金额占比减半至25%,而剩余的75%则均由央企国企占据。原本在首轮集中供地中,百强房企中民企拿地金额占比为52%,国企拿地金额占比48%,两者“平分秋色”。

各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中信建投所列数据显示,中海地产全口径拿地金额达337.2亿元,共获取13宗土地,成为第二轮集中供地拿地金额花费最多的企业,与中国铁建并列TOP50房企拿地数量第一。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统计,2021年,中海地产的拿地金额为1092亿元,拿地面积为632万平方米,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天津、苏州、沈阳、重庆、广州、南京、深圳等。

事实上,房企拿地端与销售端、融资端紧密联系。前述房企投拓总经理告诉记者,集中供地政策对其所在房企的最大挑战之一在于资金盘面的铺排。

自“三道红线”等金融监管政策出台,房企的融资现金流急剧收缩。另一方面,2021年的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各城市对拿地自有资金的审核加强,大幅提升了拿地门槛。

如2021年6月,东莞自然资源局、东莞住建局、东莞人社保障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土地招拍挂竞买资格的通告》(试行)(以下简称《通告》)。

依据《通告》相关规定,房企在参与土拍前临时成立的“马甲”公司将不具有参拍资格。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随着融资、土拍政策持续趋紧,民企受影响程度远比央企国企明显。

谨慎拿地仍为主旋律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房地产全年数据。202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4.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年度同比增长4.4%,但增速连续两年下降;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2.16亿平方米,同比下行15.5%;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4%,下半年以来累计增速连续6个月负增长,且降速不断扩大;2021年1月至11月的土地购置费(计入开发投资)同比微跌0.6%。

尽管土地购置面积出现负增长,但2021年土地成交价款(卖地收入)17756亿元,同比增长2.8%。目前,土地成交增长,土地购置费保持高位,而新开工面积下降,意味着大量地块尚未开发。

2022年1月7日,北京发布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出让公告,在全国率先开市,推出18宗土地,将于2022年2月中下旬集中成交。

短期来看,集中供地模式仍将延续,对于部分房企而言,资金压力犹如“悬顶之剑”。

而为应对集中供地政策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提高土地获取概率,一家大本营在深圳的民营房企市场营销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其所在的房企在2021年选择与其他企业“背靠背”拿地的合作方式,而这也是多数中小房企采取的主要途径。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1年,50家代表房企招拍挂权益金额占比均值为78.5%,较同期微降0.6个百分点,合作拿地力度基本保持稳定。具体来看,与2020年同期相比,TOP11~3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较为稳定;TOP1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下降4.3个百分点;TOP31~50阵营企业拿地权益金额占比略微有所上升。

克而瑞研究中心亦认为,接下来,大部分民企仍应保持谨慎的态势,地方平台“托底”之下通过合作开发增储或是“良药”。

其进一步表示,房企投资力度的恢复仍需3至6个月的修复期。对于多数房企来说,谨慎的态度仍是未来投资的主旋律。一方面,行业已步入“后规模”时代,为了冲规模而拿地的策略已显得不合时宜;另一方面,去杠杆大背景下,“促销售、抓回款”,保证现金流仍是企业第一要务,“先活下去才能活得好”。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亦表示,房地产靠新增供地、新房开发维持的高举高打的运行局面,正在面临全面触顶的态势,从住房供求关系、居民杠杆率、告别大拆大建等因素来看,未来或将面临下行的局面。

不过,李宇嘉认为,在此情境下还应看到,一方面,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保障性租赁住房筹建等存量盘活将部分对冲下滑;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向大城市、都市圈集中,住房的有效供需区域也开始转向这些地区,并将伴随公共服务均等化、居住社区建设等,促进行业从投资向住房消费转型。

关键词: 房企 供地 土地

责任编辑:ERM523

精彩推送

北京二手房贷款发放暂时加速 成交量复苏 “两集中”供地新政落地一年 房企投资力度分化
合规产品稀缺 埋植线或成医美下一风口 西藏药业无形资产计提减值4.6亿元“迷雾”
癌症早筛寻路商业化 动力电池回收方兴未艾 多家上市公司掘金“新蓝海”
俄罗斯限制原木出口 欧盟提出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与其展开磋商 腾讯向超2万名员工奖励股票 人均价值16.6万港元
士兰微:订单饱满产能承压 高端Mos管供不应求 广东湛江去年供港出口活鱼创历史新高
美的更名事业部、海信中标地铁项目,家电企业发力智能交通领域 多部门对美团等11家头部平台开展行政指导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今年将打造约100个流通服务强县 2022年网上走俏年货出炉,你买了吗?
物业并购潮:房企甩卖增多,禹洲、中南先后被华润万象生活看上 七部门发文促进绿色消费,将逐步取消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
三驾马车“新动能” 激发中国经济“虎虎生气” 多地出实招为企业减负担、增动力
5G云转播助力冬奥测试赛,实现“千人千面” 国家邮政局:2021年快递售后服务满意度较去年有明显提升
扇贝们又跑了?獐子岛预计连续3年扣非后净利为负,或面临ST 比亚迪上调部分车价 已签约客户维持原价
线下商业阵列成为激发城市消费活力主力军 华电原副总王宏志履新南方电网总经理,曾长期在国网系统工作
记者探访三里屯网红面包黄牛翻倍卖 工作日中午仍需排队至少一个半小时 山东寿光通报一起学生违规培训:约谈校长,抄告家长所在单位,新启航教育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
全球27家企业获仿制默沙东新冠药授权,国内5家公司什么来头? 北京中小学明起放寒假,顺义区提醒家长勿让孩子参加违规学科培训
涨价成瘾?高端消费品牌能“笑”多久 200多亿热钱涌入,“很黄很暴力”的剧本杀亟需青少年模式
剪不断理还乱!将已售公司合并报表 太安堂年报不实被行政监管 《开端》,正午阳光的新开端?
外卖骑手靠自学通过司考:因疫情改行送餐,边跑单边听教材 产量和进口量增加后 玉米价格开始“退烧”
美国将宣布制裁三家中国军工企业 外交部:这是典型的霸凌行径 春节档预售总票房破2000万
户外品牌纷纷加注 露营市场争夺战一触即发 21日0时至16时,北京新增7例本土确诊、5例本土无症状
比亚迪上调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 上调幅度1000-7000元不等 “家电名镇”北滘镇:“中国制造”的观察之窗
捷迈医疗等多家医疗器械公司召回问题产品 美国宣布制裁三家中国军工企业,外交部:这是典型的霸凌行径
“快递进村”成效显现 2021年农村地区快递服务满意度上升 外交部:立陶宛如果真的有意改善当前局面 应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
三部门:围绕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开展重大技术装备联合攻关 外交部:美国应认真反思自己的防扩散记录和有关政策 停止打压中国企业
学而思违规开寒假培训班被通报,责令限期整改 电子电器、食品相关产品、儿童用品居召回产品前三!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召回消费品8027万件
字节去年收入约3678亿元:广告约2500亿,直播约700亿 市场监管总局: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召回汽车9130万辆
工信部等三部门:到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 这场专题会议上,元宇宙、创新策源等成上海政协委员发言热词
向侵害平台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说不!8家新业态平台公司被约谈提醒 美国以从事导弹技术扩散为由制裁3家中企,外交部回应
德国希望每年从海外吸引40万名技术工人,以缓解劳动力短缺 脏乱差!监管局突查网红外卖店,“叫了个炸鸡”厕所池子泡冻鸡,商家:自己都在吃
商品原价不能想标就标 年夜饭菜单不能只标总价 2021年多项煤炭指标创历史新高,机构称煤市至暗时刻已过
虚拟偶像火了,企业还会找杨幂、鹿晗们代言吗? 2022年,买中心二手房or买外围一手房?
北京新发地长途客运站部分班线紧急停运 旅客请按提示及时申请退票 制造业“留工过年”调查:订单旺“遇上”工人缺,政企“真金白银”稳岗保用工
宝洁上次涨价还是上次,2022年它说继续涨 我国购买外卖不带餐具人数已超1亿人次
医美行业迎来强监管时代 规范运营是医美机构的必然选择 星巴克CEO一年赚的还没TikTok网红多???
威海警方:“流调最苦中国人”之子已离世 但岳某不接受鉴定结论 中国翼龙无人机家族再添新成员
武汉市青山区开展新年食品安全“第一测” 京张高铁冬奥列车开启赛时运输服务
专访:国际油价短期内或保持高位震荡——访中银国际环球商品市场策略主管傅晓 河南:寒假参加违规培训,纳入学生个人管理档案
春节档票房大战打响!吴京新片《长津湖之水门桥》最受关注,背后涉及这些上市公司 京张高铁冬奥列车开启赛时运输服务
资本捧红中式烘培,新品牌如何改写消费场景? 【新春走基层】春运日记:子夜里护航春运
网购销量暴涨四倍 平台纷纷加码预制菜赛道 “宁工”的春运“问诊图”
河南省要求中小学生抵制违规培训,如违反纳入个人管理档案 “元宇宙”混沌未开,四大怪现象提前“搅局”
直播有边界 镜头别乱放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强监管 多部门联手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一路狂奔的网红带货 喧嚣过后如何走向规范
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增至17.64亿亩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无缝换乘、扫码乘车......交通部门优化服务 提升春运出行体验
中国生态环境执法机制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打击大数据杀熟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安装充电桩 小区物业不配合怎么办 河南安阳有序恢复邮政快递业务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 结构性降息促需求保实体 一路狂奔的网红带货 喧嚣过后如何走向规范
拆掉平台间“围墙”,互联网行业发展才会重拾活力 网络平台拆掉“围墙”活力增 顾阳
低价不等于实惠,节日消费需注意避坑 我国购买外卖不带餐具人数已超1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约谈提醒货拉拉等8家新业态平台公司 全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 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商务部:我国购买外卖选择不带餐具人数已超1亿人次 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多元需求 数字人民币与冬奥特色场景深度融合